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經典中國輝煌60年

公正與效率成為維護司法“生命線”

時間:2009-10-02 19:3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隋笑飛、陳菲)一位民事案件當事人來到上海市人民法院接待窗口,用充滿信任的目光看著法官受理案件……這是一張拍攝于1949年8月的老照片,照片中信任的目光來自對新中國司法公正的信賴。

    如今,翻閱上海法院2009年上半年的《審判品質效率評估數據》,全市20多家法院審判工作的品質怎樣,社會效果如何……這些都會以40多項指標及排序讓人一目了然。上海法院正用一種嚴格而精緻的方法考量司法公正是否得到全面落實。

    60年斗轉星移,60年櫛風沐雨,公正與效率成為維護司法“生命線”。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司法機關始終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突出抓好維護司法公正、加強隊伍建設和司法體制改革等工作,逐步確立公平正義理念,程式正義、司法民主、司法公開等重要法制觀念,切實承擔起保障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線,要以司法公正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努力讓訴訟參與人感受到人民司法的公正、公平和人文關懷。”一位法官如是説。在他眼中,正義只有讓老百姓看得見、感受得到,並且認可了,這種正義才是實現了的正義。

    回望歷史,我國司法機關一直在公平正義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實行檢務公開,實施立案、庭審、裁判文書、執行過程公開,逐步推行在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時全程同步錄音錄影……每一項措施的實施、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有力地促進了司法的公正。

    所以我們看到,深圳龍崗區檢察院通過“刑事案件網上告知”“人大代表列席檢察委員會”“反貪案件回訪制度”“案件聽證會”等對陽光檢務的實施進行了探索,保障人民群眾對執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上海法院提出“看得見”“摸得著”“講得清”“聽得懂”“有保障”“可信賴”的司法公正,推出多項改革舉措,不斷加強審判公開等機制建設,致力於讓人民群眾打一個明白、公正的官司。

    在遼寧,每件案子都被要求附上監督卡,當事人在結案後可自願填寫對辦案人的評價,記入其考評檔案。

    ……

    “遲到的公正不是公正”是一句被廣泛引用的法諺。效率同樣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和應有之義。人民群眾既期待司法公正,也期待司法高效。“有的案件辦得既好又快,群眾拍手稱道;有的案件久拖不決,群眾怨聲載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提出,要堅持高效司法。

    1億多元標的、774戶當事人,一起龐大的購房合同集體訴訟,最近被甘肅省人民法院成功調解。從當事人堵門鬧事到送錦旗感謝,這起原本鬧了幾個月的糾紛,僅用一週便徹底解決,這背後是辦案法官深入實地、深入群眾,研究案情、耐心調解,最終讓當事人握手言和獲得“雙贏”。 

    近年來,上海法院案件受理數量保持每年10%的上升率。2008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38.2萬多件,是30年前的18.5倍。在“案多人少”的壓力之下,上海法院採取多種舉措,克服了種種困難,持續保持案件收結平衡。

    遠端立案、電子簽章、網上公告等多種方式,提高審判和執行效率;流動法庭、假日法庭、夜間法庭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巡迴審判……司法機關正在以多種便民訴訟方式,實現著“符合國情、群眾歡迎、簡便易行、公正高效”的司法要求。

    法庭不再神秘,公民憑身份證可以旁聽案件審理;建立檢務督察、專家諮詢、特約檢察員等一系列機制和制度,促進執法的規範、透明和公正;電子簽章、視頻審案等高科技手段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審判效率……“公正和效率”作為維護司法“生命線”,我國各級司法機關對它的追求永無止歇。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