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共和國建設者

“親歷三代紅旗檢閱車,感受祖國成長和強大”

時間:2009-10-01 17:4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長春10月1日電  題:“親歷三代紅旗檢閱車,感受祖國成長和強大”--一個三代紅旗檢閱車製造者自述

    新華社記者宗巍、褚曉亮

    “幹了一輩子紅旗”,是一汽人楊佔良的人生寫照。今年56歲的楊佔良從17歲進入一汽工作,先後參與了1984年、1999年和2009年三代國慶檢閱車的生産,是名副其實的紅旗檢閱車“活化石”。看著新一代檢閱車驚艷亮相,回首前兩代檢閱車的風雨故事,楊佔良感慨萬千。

  紅旗檢閱車的“活化石”

    從2008年4月份來到紅旗檢閱車項目組,56歲的楊佔良重新煥發了青春,一年多時間裏起早貪黑,忙個不停,“仿佛又找到了年輕時的影子”。

    1971年,17歲的楊佔良中學畢業後被分到一汽紅旗轎車廠工作,當了一名鈑金工人。在那個汽車還稀缺的年代,能生産汽車,而且是為領導人生産汽車,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理想。楊佔良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光榮。他白天向老師傅學習,晚上到夜校補習知識,和當時很多要求上進的年輕人一樣,充分利用各種空閒時間學習。

    國慶35週年閱兵時,表現優異的楊佔良成為紅旗檢閱車的生産者之一。“當時具體負責檢閱車內的腳踏板設計,方便領導人上下升降。”15年後,已經成為紅旗轎車廠副廠長的楊佔良,又作為總指揮參與了1999年國慶50週年的檢閱車生産。18個人奮戰8個月,順利完成任務。

    2009年國慶60週年閱兵式前夕,擁有兩代紅旗檢閱車生産經驗的楊佔良又被請到檢閱車項目組,做起了顧問。來到新一代紅旗檢閱車項目組後,楊佔良充分發揮了“活化石”的作用,憑藉自己參加過兩代檢閱車製造的經驗,提出了許多有用的建議。

    紅旗車的對開車門是一個亮點,但是設計完後遇到了同側兩個車門不能同時開關的問題。重裝,肯定來不及,怎麼辦?楊佔良給年輕的工程師們出了一個主意,把原來兩個車門中間一道縫,改成下部一道縫,上部兩道縫,這樣弧形車門就能同時對開對關。

    這樣的主意還有很多。用項目組組長郭世軍的話説:“楊佔良是紅旗檢閱車的‘活化石’,年輕人從他身上能感受到老一代紅旗人的精神和幹勁,即便他什麼都不做,我們心裏也有底氣。” 

    壓力很大,但心裏有底

    説起這幾天紅旗檢閱車的故事,楊佔良“三天三夜也説不完”,給他印象最深的要數國慶50週年檢閱車的製造。

    “參加完35週年檢閱車生産之後,更加感到知識的缺乏,於是我就報名參加了一汽自己的職工大學,一學就是7年。”大學畢業後,楊佔良回到紅旗轎車廠的技術科,做起了技術工人。

    1998年,已經擔任紅旗轎車廠副廠長的楊佔良接到任務,要為50週年國慶生産紅旗檢閱車,而他就是這款檢閱車的總負責人。

    “當時感覺壓力特別大,因為從1984年開始紅旗車已經停産,十多年間也沒有新紅旗面世。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老紅旗的基礎上進行改裝。”楊佔良説。

    説幹就幹,選定兩台老款紅旗車後,18人的紅旗檢閱車項目組開始了改裝過程。整車安全檢測、油管、剎車、發動機大修、底盤檢修、整車電路重新調整,改裝電動天窗,“等於把整輛車全部拆散,然後重新組裝一遍。”8個月後,一台嶄新的紅旗檢閱車製造完畢。

    “當時最棘手的是發動機的問題,因為那款老紅旗車體積龐大,要想低速平穩地運作,對發動機要求很高。如果溫度過高,油管中就會産生氣泡,直接導致檢閱車走走停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楊佔良和項目組的師傅們絞盡腦汁,最後想出一個點子。他們在發動機上加了一個電泵,直接把油從油箱抽出來送到化油器,巧妙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雖然當時壓力很大,但心裏有底,因為紅旗車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對於每個零部件都瞭如指掌,什麼地方有問題了,很快就能排查清楚,解決故障。”楊佔良説。順利完成國慶50週年閱兵後,楊佔良所在的檢閱車項目組因為表現突出,被國防科工委授予集體一等功的稱號,他自己被授予個人二等功。

    親歷三代紅旗檢閱車,感受祖國成長和強大

    在新一代紅旗檢閱車生産現場,楊佔良指著一款紅旗車説,那就是國慶35週年閱兵時的檢閱車,而它的旁邊就是參加這次閱兵式的新一代紅旗檢閱車,“能夠親歷三代紅旗檢閱車的生産,自己感覺到非常光榮,通過這三代紅旗檢閱車,也真切感受到我們祖國成長和強大的腳步。”

    楊佔良説,與國慶50週年時的紅旗檢閱車CA772TJ比較,新一代檢閱車的體積更大,重量卻從5噸減輕到4.5噸。因為這款檢閱車採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高強度鋼板,不僅提高了強度,還減輕了重量。“以往國內製造汽車用的高強度鋼板都是國外進口,而現在隨著寶鋼、鞍鋼等煉鋼技術不斷提升,自主開發的高強度鋼板已經應用到汽車行業。”

    除了鋼材,一些尖端技術的應用也是新一代檢閱車的亮點。楊佔良告訴記者,像玻璃採用了太空梭的懸窗技術,焊接借鑒了造船的先進工藝,陶瓷應用參考了坦克上的一些技術等等。

    “50年前做的紅旗車也很漂亮,但是一對比就會發現,原先的不如新紅旗。那就是因為50多年來我們的汽車工業、基礎工業在一點點進步,檢閱車成為展示這些國家成就的一個窗口。像新一代檢閱車的每一個零件都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技術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這真叫人揚眉吐氣。”楊佔良説。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