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部長訪談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當好“先行官”服務老百姓

時間:2009-09-09 09:58   來源:新華網

    圖為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2008年3月21日攝)。自2005年12月擔任交通部部長、2008年3月成為新中國首任交通運輸部部長以來,李盛霖深感責任重大。他感慨地對記者説:“交通運輸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於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地出行,是持續的挑戰和壓力。當好‘先行官’,服務老百姓,是交通人的不懈追求。”新華社記者 樊如鈞 攝

    新華網北京9月8日電 題:當好“先行官” 服務老百姓——訪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

    新華社記者 林紅梅 部長訪談錄

    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已過去一年多,但數萬人被堵的景象,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李盛霖的腦海中。當京珠高速公路恢復暢通時,他揮動雙手,在寒風中目送一位位司乘人員和旅客重新踏上旅途,看到車流比什麼都開心。

    自2005年12月擔任交通部部長、2008年3月成為新中國首任交通運輸部部長以來,李盛霖深感責任重大。他感慨地對記者説:“交通運輸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於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地出行,是持續的挑戰和壓力。當好‘先行官’,服務老百姓,是交通人的不懈追求。”
 
    為國家騰飛鋪路架橋

    西安至武漢高速公路商州至漫川關段,是一段95公里的“斷頭路”,目前,築路大軍正在晝夜施工。通車後,從西安直達武漢,將比原來繞行河南南陽少走100公里。

    “高速公路網上像這樣的‘斷頭路’,大體有6100公里,今年就安排了3600公里的計劃,已開工的有2200公里。”在位於北京建國門的交通運輸部大樓辦公室裏,李盛霖指著地圖對記者介紹説:“擴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國家去年底確定的擴大內需、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重頭措施之一。”曾擔任過天津市市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的李盛霖,深知此舉的重大意義。他説:“作為國民經濟‘先行官’,這一輪交通大建設,正在鋪設中國經濟騰飛的未來之路。” 

    他介紹説:“今年,全國交通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預計達到1萬億元,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的最大投資規模,將重點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農村公路、機場和災後恢復重建中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中國公路建設增加的投資量,將直接拉動相關産業的發展,振興中國經濟。

    經過這一輪的擴大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力爭3年到5年建成。屆時,我國將實現東部地區平均30分鐘上高速,中部地區平均1小時上高速,西部地區平均2小時上高速的快速出行。

    “這是我國公路網中最高層次的公路通道,建成後,將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百姓出行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經濟、更和諧的交通運輸服務。”李盛霖指出。

    親身感受交通“六大變化”

    李盛霖出生於農村,上小學時,下雨滿地泥的情景至今難忘。“那時,穿雨鞋都沒有用,不得不赤著腳走路,還經常摔倒。”李盛霖説。

    如今,柏油公路如毛細血管,延伸到祖國的每個角落。到2008年底,全國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324.4萬公里,比1978年增長了4.5倍;全國通公路的鄉鎮、行政村已達到99.24%和92.8%。

    剛就任交通部部長時,李盛霖有一次在四川山中調研,有位農民牽著毛驢來到他面前説:“我家的東西只能用驢馱出,菜爛在地裏,給我們修條路吧。”近3年來,全國農村公路完成投資達5484億元,共新改建農村公路118萬公里,佔農村公路通車里程的1/3以上。

    高速公路是構築現代化交通的基礎。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通車,中國內地高速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到2008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了6萬公里。

    李盛霖自豪地説:“美國和日本建設同樣的高速公路,分別花了超過40年的時間,而我國從零起步到1萬公里,只用了不到12年時間,從1萬公里到6萬公里,只有短短9年。高速公路大發展,讓中國的汽車運作速度從30公里/小時提高到了60公里/小時,這是百姓看得見的交通第二大變化。” 

    李盛霖是江蘇南通人,著名的蘇通大橋就在他的故鄉。“座座集實用和美觀為一體的現代化橋梁,是看得見的新中國交通的第三大變化。”他自豪地説。

    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沒有一座現代化大跨徑懸索橋和斜拉橋。到2008年底,我國共有公路橋梁59萬座,梁橋、拱橋、斜拉橋的最大跨徑均居世界同類橋梁之首。在世界跨徑前10位的懸索橋中,中國有5座;前10位斜拉橋中,中國有8座。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李盛霖感慨地説:“我在江蘇鎮江上大學回家時,又坐船,又倒汽車,往往要走上2天多。如今,有蘇通大橋,有潤揚大橋,從鎮江到南通一路高速,2個小時就到了。”

    李盛霖接著給記者報出一串港口數字:“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已連續六年穩居世界第一位,這是交通的第四大變化,是交通人的第四大自豪。”

    資料顯示,到2008年底,我國億噸大港達到16個,其中7個進入世界前10位;改革開放初期仍是空白的集裝箱碼頭,2008年裝卸量突破1.3億標準箱,已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位。30年來,我國外貿海運需求年均增長12.3%,遠高於世界海運量年均3.6%的增長速度,“中國因素”已成為世界海運需求的主導力量。

    提起民航,上世紀80年代的出差經歷,曾經讓李盛霖頭疼不已:必須要開單位的介紹信,還得託人買機票。如今,飛機成為百姓出行尋常工具,李盛霖更是經常坐飛機到各地檢查工作。李盛霖報出一串數字:“60年來,民航國內航線由9條發展為1532條,年客運量達1950年的19200倍;全行業運輸飛機由少量發展到1259架。”

    中國郵政逐漸形成了溝通城鄉、覆蓋全國、連通世界的現代郵政網路,郵路總長達369萬公里。“從天津到南通,一封平信的郵寄時間由10天縮短到兩三天,這是交通的第六大變化。”李盛霖認為。

    把百姓期盼的事辦好

    “當官的難點在於真正為百姓著想,把百姓期盼的事幹好。”李盛霖剖析心聲説。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天津的拖拉機廠當工人。這位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走到共和國部長位置上的農家子弟,心中時刻記著老百姓。

    “剛上任時,我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確保交通安全。”李盛霖在2006年1月他主持的第一次全國交通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強水上安全監管和救助能力的建設。”

    在“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理念的指導下,目前,全國設置了20個直屬海事機構,112個分支機構,承擔起水上安全監管工作;三大救助局和三大搶險打撈局守護海上,國家出錢造船買飛機,百姓海上遇險時,救助隊伍出擊救人。

    這一體系將高風險的水上出行打造成“平安之旅”。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總值班室統計顯示,我國水上去年死亡人數降低到1000人以內。

    2006年初,一名群眾給李盛霖寫信説:“因為沒錢,走不了路,我們現在已無路可走。”這封信深深地刺痛了李盛霖,他在幹部大會上宣讀了這封信,下決心向公路上收費站點林立開刀。

    “這是一項複雜的工作,涉及太多的利益主體,涉及太多的部門。但為了讓百姓能‘走得起路’,再難也要推!”李盛霖在動員會上説。

    資料顯示,到目前,我國中、東部等全國13個省(市、區)全部一次性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共撤銷收費站1420個,佔全國同類收費站點總量的73%。

    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發展

    展望未來,想百姓所想,李盛霖覺得時間緊迫,要做的事情很多。

    “要發展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推進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讓百姓實現‘零換乘’”。作為中國第一任交通運輸部的部長,李盛霖説:“今後,機場佈局必須和汽車、火車客運站銜接,讓百姓下了飛機能方便換乘;新批交通客運站,要先看看機場在哪,火車站、碼頭、郵政樞紐在哪,再選址。”

    交通運輸部將為廣大群眾提供綜合運輸資訊平臺。李盛霖説:“交通運輸部正在探索將不同運輸方式的資訊網銜接起來,共同享受資訊資源,更好為社會服務。”

    2008年4月,北京市938路支線公交車遭到當地客運司機攔截圍堵,停止駛入河北廊坊東方大學城。“在‘廊坊事件’的背後,是城市交通和農村交通老死不相往來的利益格局,各自不能到對方的地盤去,不利於資源優化。”李盛霖説:“今後,城市、農村的交通要拆除體制壁壘的‘籬笆墻’,實現城鄉交通一體化。”

    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撤銷後,公路發展資金如何保障?剛劃歸交通運輸部的計程車管理如何理順?城市公交如何提高安全保障度?

    “交通行業還有太多的硬骨頭要啃。這些難題不突破,交通就無法當好國民經濟‘先行官’,無法為廣大百姓提供優質服務。”李盛霖最後強調説:“我將不畏艱難,加倍努力。”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