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裏,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中國曲藝家協會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1949年7月,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在60余位與會曲藝界代表的熱議中,中國曲藝改進協會籌備委員會宣告成立,標誌著中國曲藝新紀元的開始。我們不會忘記王尊三、趙樹理、連闊如、王亞平、韓起祥等老一輩領導和曲藝人艱苦創業的光榮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為曲藝事業的不斷發展立下的偉大功績。
在黨的陽光雨露下,解放後的17年,曲藝之花競相開放,在文學藝術的百花園中放出異彩。“文革”期間,曲藝事業遭到“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嚴重摧殘,許多優秀的曲藝工作者遭到迫害,大部分曲藝團體被迫解散。“文革”結束後,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撥亂反正,重新把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引向正確的軌道,曲藝事業走上復興之路。1976年,曲藝界推出了一批揭批“四人幫”的曲藝節目,相聲脫穎而出,帶動各個曲種都投入了這場戰鬥。《帽子工廠》、《舞颱風雷》、《如此照相》、《假大空》等作品像一把把尖刀利刃刺向“四人幫”一夥,發揮了很大的戰鬥作用,在觀眾中産生了強烈共鳴,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讚揚。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經過1979年的恢復與重建,同中國文聯和兄弟協會一道以嶄新的面貌跨入了改革開放新時期。改革開放30年來,曲藝工作者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在歷史的進步中實現曲藝的進步,在人民的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曲藝事業呈現出大發展大繁榮的可喜局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中國曲協在中宣部和中國文聯黨組的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為指導,堅持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開展工作,不斷增強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幾十年裏,協會堅持廣泛動員、積極組織,陸續在廣大會員和曲藝工作者中深入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論學習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宣傳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不斷提高廣大曲藝工作者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素養、文學藝術學養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學習貫徹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在全國文代會的重要講話,結合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陳雲同志關於評彈的談話與通信》等活動,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文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近些年來,協會堅持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體要求,團結帶領廣大曲藝工作者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曲藝工作的各個方面。從“非典”一線到冰雪災區,從汶川地震到奧運盛事,在歷次國家重大事件面前,曲藝家們同心協力、樂於奉獻,展現出曲藝人團結一心的良好精神風貌,展演了一大批反映人民心聲、把握時代脈搏的優秀曲藝作品。
面向群眾 打造品牌
60年來,中國曲協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團結和凝聚廣大曲藝家和曲藝工作者,主辦或與有關單位聯合舉辦了許多曲藝展演、評比和藝術交流活動,集中展示廣大曲藝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和改革創新的優秀成果,擴大了曲藝的影響,滿足了廣大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
近年來,隨著舉辦大型文藝活動次數和經驗的增加,協會更加注重打造活動品牌,拓寬曲藝展現平臺,發揮品牌魅力和榜樣作用,不斷提升曲藝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國曲藝節、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CCTV全國相聲大賽、全國少兒曲藝大賽等一系列品牌活動,集中檢閱了曲藝改革創新的新成果、新水準,在社會各界産生了重大的影響,得到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援,使曲藝工作者備受鼓舞。為積極響應中央領導的指示,進一步落實“三貼近”要求,中國曲協開展“送歡笑、到基層”義務演出活動,並將其打造成為服務基層百姓的公益品牌。
重視創作 鼓勵創新
中國曲協始終把繁榮曲藝創作和推動藝術創新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各項藝術活動和研討評論等多種方式,鼓勵、幫助曲藝家和曲藝工作者努力提高思想藝術素質,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創作演出更多的富有時代精神和藝術魅力的優秀曲藝作品。60年來,中國曲協舉辦了幾十次創作表演學習班,組織了多次基層采風,培養造就了大量的優秀曲藝人才。協會于2005年啟動中國曲藝優秀人才培養工程,更加注重加大人才培養力度,著眼于曲藝事業長遠發展。另外還先後舉辦了全國優秀相聲表演人才研修班、全國曲藝精品創作班、快書快板優秀表演人才研修班等各類創作學習班數十次,搭建起人才培養和作品創作的平臺。同時,協會還通過曲藝雜誌社舉辦的筆會、徵文等活動,推出優秀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曲藝經典之作。
為了推動曲藝表演和創作的革新,中國曲協在各項藝術活動和學術活動中,反覆強調改革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和鼓勵曲藝工作者根據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觀眾的要求,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對於在創新方面取得成功的作品,及時給予表揚,對於其中成功的經驗,積極組織力量進行研究和推廣,對於一些創新中出現的新事物和新現象,引導大家從得失當中認真總結經驗。
理論建設成果豐碩
曲藝改革創新的實踐,呼喚曲藝理論的前瞻性指導,為了改變曲藝理論和評論工作相對薄弱和滯後的狀況,中國曲協積極推動曲藝理論評論水準的提高。自1979年以來,中國曲協及其職能部門主持或參與主持召開了近百次曲藝研究評論會議。其中既包括曲藝理論和史論方面研究的座談會,也包括總結老一輩曲藝家如侯寶林、高元均、李潤傑、駱玉笙等的藝術道路、藝術風格和藝術經驗的研討會,以及針對當前曲藝藝術的特點和現狀進行探討和研究的座談會。這些會議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新情況,總結新經驗,探討了曲藝的發展規律,把曲藝的理論研究推上新的里程。
曲藝書刊的編輯出版是協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一直以來,中國曲協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和出版方針,堅持把社會效益作為最高標準,組織編輯出版了大批曲藝書籍。《曲藝》雜誌、《曲藝藝術論叢》、《曲藝通訊》和中國曲藝出版社相繼發表、出版了許多優秀作品、評論文章和曲藝著作。1984年和1986年先後發起編纂的《中國曲藝音樂整合》和《中國曲藝志》,被納入國家“七五”跨“八五”及“九五”規劃的藝術科研重點項目。《全國優秀短篇曲藝獲獎作品集》、《當代中國曲藝》、《新時期曲藝作品選》、《廉政曲藝》等論著的出版,表明曲藝書籍在選題的豐富性和數量的可觀性上都發生了飛躍性發展。
廣泛聯繫 注重交流
自1979年中國曲協恢復工作以來,協會不斷完善自身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增強自身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密切聯繫會員及有關單位,大力爭取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援和通力合作。幾十年裏,會員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已有全國會員4400名,曲藝隊伍不斷壯大,會員活躍于全國各地,成為推動曲藝工作蓬勃開展的骨幹力量。會員管理工作逐步加強,實現了會員檔案電腦數據庫管理。同時,為進一步強化服務職能,成立了中國曲藝家協會權益保障工作委員會,為維護廣大會員和曲藝工作者的合法權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中國曲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服務黨和國家“大外交”、“大外宣”格局,開展了一系列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幾十年來,協會多次接待了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丹麥、新加坡、馬來西亞、紐西蘭等世界各國的交流訪問團、藝術家、學者和曲藝愛好者,協會還先後組織代表團前往日本、委內瑞拉、加拿大、新加坡、荷蘭、比利時、法國、德國、美國等國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進行考察訪問。通過藝術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風采,增強了海外華人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並在學習借鑒各國文化成果、豐富本土曲藝藝術、擴大民族曲藝的影響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努力工作 面向未來
當前,曲藝工作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團結全國曲藝工作者繼續為曲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鬥。
曲藝是祖先留下來的文藝瑰寶,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當前文藝舞臺上,能充分展現出時代風貌、塑造出鮮明時代特色的曲藝精品節目仍相對缺乏,較為活躍、受到觀眾歡迎的曲種,在經常演出的曲目和書目方面的品質有待提高;曲藝藝人生存狀態不佳;曲藝市場不夠繁榮;一部分曲藝作者離開了曲藝創作隊伍;一些民營“小劇場”還存在著節目內容低俗的現象……所有複雜形勢帶來的矛盾和問題都要求我們常懷憂患之思,常懷自警之心,把憂患意識落實到實際創演工作當中,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的同時,強調曲藝藝術家對社會和對人民群眾的責任感。
曲藝創作是曲藝發展中具有源頭性、基礎性、先導性的關鍵環節。創作情況直接關乎我們的事業繁榮,關乎曲藝能不能在文化建設中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廣大曲藝工作者需要多一份冷靜,多一份耐心,克服浮躁心態,認真思考我們的曲藝作品究竟怎麼寫、怎麼演,如何創新。優秀作品的創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歷練、提煉、錘鍊、磨練,需要我們做長期的努力,這是曲藝精品打造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精打細琢,千錘百煉,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才能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曲藝人一直都有善於學習的傳統。大家要善於學習,堅持從書本和實踐中學習,從歷史和現實中學習,從人民和社會中學習,從同事和同行中學習,不斷開闊視野、超越自我。在學習中培養自身的社會洞察力。要勤於思考、善於觀察,對社會生活和創作題材保持深刻獨到的理解和把握,以開放的胸懷,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在立足當前的基礎上面向未來,通過新形式、新手段、新面孔不斷提升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努力創作出符合時代特徵的優秀作品。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八次文代會上的講話中號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都要做到德藝雙馨,積極履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職責。”這既是對文藝工作的定位和要求,也是對文藝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勵。對於曲藝工作者來説,只有德藝雙馨,才能完成“履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職責”的光榮使命。尤其是廣大青年曲藝工作者一定要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在推動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中,展現新風貌、創造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