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社會民生

新中國六十年:上海“巧婦”今昔透視民生變遷

時間:2009-09-07 14:43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上海九月六日電 題:上海“巧婦”今昔透視民生變遷

  中新社記者 崔煜芳

  “上海賣雞,要把雞脖子、雞爪子分開賣……”早先有外地客對滬人做生意的精細頗感驚訝。然而,後者卻認為精細有利於節省。從計劃經濟年代上海發行全國僅有的“半兩糧票”到引領“歸類化”銷售的新潮,上海的民生變遷,從城中“巧婦”們打理的日子裏,顯露出滄桑。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上海“菜根”族是在父母的這聲聲絮叨中長大的。就連廠裏的小青工也會在每月“十八元”的學徒工資中,摳出兩塊錢去銀行搞個“零存整取”。至於敲蜂窩煤做把椅子板凳什麼的,更是那個年代上海男人必須的家庭手藝。白領小王説:”以前我外公是和鐵皮打交道的鈑金工,家裏的的東西只要能做成絕不花錢買,就連一把湯勺也是他用不銹鋼做的。” 

  有外地客表示,從前到上海出差時,陪同購物的上海人,看到心儀的衣服,總喜歡説“我也去買塊料子做一件”。自己做衣服不僅省錢,上海人在細節處理上自有高招,即便在草綠色軍裝一片,看不到蕾絲花邊的文革時期,“巧婦”們也會創意十足地用布料疊成“元寶”“三角”等花樣縫在領子上,為整件衣服平添美麗。

  住房困難曾是上海人心中揮不去的痛。那時侯,上海的解困標準是:成年男女混居一室的必須在每人平均一點五平方米以下。但是政策的陽光並不能照進所有等待解困人的夢想。住著“鴿子籠”的上海人只能以“挖空心思”的精細精神對待生活:他們在墻上裝吊櫥,在屋頂搭閣樓……儘管住的是窮街陋室,巧婦”們卻會讓居家永保清爽的“底線”。

  歲月年輪在“巧婦”的手指間悄然流淌,城市已經大變樣。去年,全市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已接近十七平方米。“鴿子籠”年代已成為上海人的記憶。社會進步助推上海“巧婦”的後代不屑為省倆小錢而傷腦筋。“儂有空啊”這是年輕人愛説的話,帶著嘲笑的語調,表明他們已和父輩的生活觀念分道揚鑣。

  如今,上海是世界年度高樓建造最多的城市,也是亞洲環城高架最多城市。上海人正在發掘自己的“軟實力”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明年世博會大幕拉開之時,上海將奉上用大智慧打造的“大盛會”,迎來世界的檢驗和到訪。(完)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