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和平外交

新中國60年外交:打破封鎖、敞開國門、融入全球

時間:2009-09-02 13:36   來源:半月談

  新中國的甲子,世界的幸運

  ——60載,讓歷史啟示未來之九(中國與世界)

  - 半月談記者 周盛平

  梳理新中國在世界行走的60年,可以找到三條脈絡——打破封鎖、敞開國門、融入全球。60年來,在與外部世界打交道的風風雨雨中,共和國不斷成長、成熟、成功,改變自身命運的同時影響世界走向。歷史連接著未來,曾經是人類文明引領者的中國,仍有希望為世界帶來新的貢獻;一個古老國家的嶄新傳奇,必將在世界的聚焦中繼續上演。

  打破封鎖——為國際生存空間

  在意識形態和現實利益的驅使下,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今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強勢集團對新中國的封鎖,從來沒有停歇過。這些封鎖,以各種各樣的面貌,在外交、軍事、經濟、文化、思想、輿論等各領域出現,此消彼長。在中國人民可歌可泣的奮鬥歷程中,中國相對弱小但奮發圖強的身份未變,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戰略意志未變,改變的,是大國的心態和戰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恨之入骨,製造反華包圍圈。為了站穩腳跟,新中國外交“一邊倒”,站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中。但這個陣營並不牢靠。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面臨的第一個生死存亡的考驗。當蘇聯在支援中國參戰的立場上一再退縮時,貧窮的新中國毅然出戰,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犧牲,打出了軍威、國威,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志氣。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中蘇關係開始惡化,“一邊倒”政策的根基倒地,中國陷入空前孤立。在美蘇兩個大國的核威脅下,毛澤東意識到,“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中國獨立研製原子彈和氫彈,打破了核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中國成為西方國家的眾矢之的,它們在人權、臺灣、西藏等問題上不斷製造麻煩,中國沉著應付、穩住了陣腳,美國導演的制裁很快失敗。在“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外交思想的指導下,黨中央領導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國力持續增長,國際地位不斷上升。

  美國的總統幾年一換,但美國防範、遏制、封鎖(在它有能力的地方)中國的戰略意圖和行徑卻從未改變。美國的戰略利益遍及全球,視中國為其在亞太地區最大的戰略對手,用三條“島鏈”層層圍堵中國。最近幾年,美國在南中國海頻繁染指,就是要阻止中國突破“第一島鏈”。美國以反恐、提高保護等各種名義,在中國周邊四處活動,實施戰略合圍。

  有骨氣和智慧的中國人從來不懼怕這些。以禁止對華軍售為例,美國封鎖向中國轉讓軍民兩用太空技術已經10年,美國和西方世界看到了什麼呢?看到的是中國航空事業蒸蒸日上:反衛星導彈試射成功、“北斗”衛星導航和定位系統啟動、“嫦娥”繞月衛星升空、神舟七號載人航太成功。

  打破封鎖的另一面是以堅定的立場、靈活的政策、友好的態度,爭取、團結國際上一切有利於我國的力量。結果,新中國挫敗了美國“亞洲人打亞洲人”的詭計,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外交全面登上世界舞臺,甚至在1979年與美國正式建交。這些寶貴的外交遺産,為日後民富國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敞開國門——為民富國強

  敞開國門並不只有“開放”一項內容,“開放”也並非1978年後的中國的專利。可以説,除了在“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時期有幾年時間自我封閉外,新中國一直在調整大國之門開門的方向和力度。

  共和國成立伊始,美國拼命搞“封鎖、禁運”,新中國自力更生,同時以務實的開放態度,向蘇聯及東歐等國家打開大門,保持香港這個國際性通道的通暢。這種選擇性的開放被證明是成功的。例如,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超額完成任務。

  共和國執政者也意識到,以意識形態劃界的開放局限性很大。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一文中明確提出“向外國學習”。學習的對象“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學習的內容是“一切真正好東西”。

  可是,對於什麼是真正的好東西以及如何運用它,中國一度並沒有搞清楚。由於執政經驗的不足,一些認識和實踐出現失誤。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經濟上,新中國學習蘇聯的計劃經濟,奉之為絕對真理;政治上,新中國對國際形勢發生誤判,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結果導致國家貧窮落後,經濟瀕於崩潰邊緣,人民生活極為困苦。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再次敞開國門。中國運用廉價勞動力優勢,實施出口導向政策,讓中國産品走向全世界,創造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跡。但是,這種僅依靠低成本的人力、物力和環境資源驅動的經濟增長方式,産生了內需不足,國內資源、能源難以為繼,生態環境傷痕纍纍等後果。同時,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國際收支失衡,盈餘太大,貿易摩擦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高漲,中國的經濟安全受到威脅。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把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轉移到內需和科技進步上來,已成為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任務。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成功,將是新中國繼解決全世界22%人口的溫飽問題之後,對世界做出的又一大貢獻。

  在廣泛變革的世界大勢下,打開國門越是深入,國家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社會穩定等遭遇的挑戰越大。中國的崛起必然影響到一些西方勢力的利益,於是在“中國威脅論”的別有用心的鼓噪下,西方媒體的妖魔化報道,敵對勢力利用人權、宗教、價值觀等進行滲透和破壞,在新時期不但沒有停歇,而且花樣翻新。北京奧運聖火傳遞過程中出現的不和諧音,達賴、熱比婭之所以在海外有市場,即源於此。

  融入國際社會,也給國家安全注入了新的內涵:保障不斷拓展的海外利益,如外部能源的安全供給,中國企業、公民在海外的安全,等等。為承擔與中國實力相適應的國際安全責任,體現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同樣要求中國軍隊“走出去”有所作為。中國海軍出兵索馬利亞護航即為積極的應對。

  融入全球——為和諧世界

  新中國進入世界舞臺,參與建立國際新秩序和全球治理,並不是一場輕鬆的旅行,而是艱苦卓絕的鬥爭。因為共和國建立在積貧積弱的神州大地上,是相對弱小的後來者。中華文明的智慧——這種被忽視的軟實力,是新中國縱橫捭闔打入全球的法寶。

  抗美援朝讓中國人民意識到,經濟建設非得有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不可,中國需要同社會主義國家以外的國家打交道,由此催生了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它已成為現代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之一。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為中國參與重大國際會議提供了第一次機會。中國的外交方針,迅速由“打掃屋子再請客”轉變為“必須走出去”。

  1955年,冒著西方殖民勢力的冷嘲熱諷和國民黨勢力的破壞、刺殺危險,周恩來率團參加了第一次亞非會議(萬隆會議)。他在會上表達的“求同存異”思想以及與美國坐下來談判的意願,震動了世界。

  時間進入21世紀,和平發展的中國引起了全世界對“北京共識”的思考,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又提出“和諧世界”理念,一時間引起世界關注。

  以上認識、轉變和主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開放性和相容性的生動體現,是新中國的治國智慧為世界和平作貢獻的縮影。

  中華文明崇尚和諧、相容並蓄的本質特性,是新中國56個民族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歷史根源。反映到國際關係上,中華文明崇尚和平,反對殖民掠奪小國,主張大國“守雌、居下”。新中國參與世界的所作所為,無論是實踐上——如睦鄰友好,對外援助,發展大國關係,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外交,還是理論上——如“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以及“和諧世界”理念,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觀,都根植于這樣的思想、文化沃土。

  幾年前“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斷言: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她舉例説:中國出口的只是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甚至電視節目。她説中國不出口思想,是因為她並不了解中國的歷史,不了解中華文明——這種我們至今仍未全面認識的至高智慧。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資源就那麼多,環境的承受力就那麼大。而高科技的發展,使得人類製造需求的能力無限膨脹。由此引發的全球性問題,如能源短缺、氣候變異、環境破壞、經濟失衡、貧富差距等,已經威脅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每一個國家。越來越多的西方政治家意識到,沒有中國的參與,任何世界性難題都難以解決。他們甚至説一個美國和中國共同主導世界的時代(G2)正在到來,與其説他們想“捧殺”中國,不如説他們發出了一種時代的呼聲:地球危機四伏,迫切需要中華文明的智慧,需要東西方智慧的交融。

  俄羅斯和東歐的學者曾羨慕地説,中國有鄧小平這樣的領導者,是非常幸運的。回首共和國60年的征程,我們也可以自豪地説:世界有中國這樣的成員,是非常幸運的。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