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解讀神秘國度海地的七大疑問

時間:2010-01-25 11: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1月22日,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一名婦女親吻她領養的海地兒童。新華社/法新

  美國基督教聯盟創始人帕特羅伯遜日前在一檔基督教廣播節目中説,加勒比海島國海地之所以遭受芮氏7.3級的強烈地震,是因為受到了魔鬼的詛咒。此言一齣,立即引來外界一片譴責聲。地震後幾乎陷入絕望狀態的海地無力應付這場災難,到底是因為“被詛咒”還是自身的歷史和文化原因造成的?

  為更加全面地認識海地這一有著輝煌歷史、如今卻淪為西半球最貧窮國家的神秘國度,美國《新聞週刊》1月16日採訪了熟悉海地事務的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米歇爾武克,他寫有《為何雄雞在搏鬥:海地,多明尼加,為伊斯帕尼奧拉島而戰》一書。米歇爾武克解讀了有關海地的七大疑問。

  疑問一:海地與多明尼加同處伊斯帕尼奧拉島,擁有基本相同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為何相比于鄰國,海地如此貧困?

  海地是哥倫布于15世紀開闢的首批美洲殖民地之一。1697年,法國和西班牙將海地所處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分割為法屬西部(現在的海地)和西屬東部(現在的多明尼加共和國)。海地對法國來説,是比加拿大還重要的殖民地。為擺脫殖民統治,海地人抗爭了相當長的時間,並最終於1804年獨立,成為拉美地區的第一個獨立國家(編者注:但後來該國又被美國控制),也是地球上唯一一個通過黑奴革命建立起來的黑人國家。

  然而,為爭取獨立,海地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海地人被要求向包括法國、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支付金額巨大的所謂“補償金”,這筆錢幾乎耗光了這個新興國家的所有“家底”。

  另外,相比于鄰國多明尼加,海地被殖民佔領的時間要長許多。美國人直到1934年才撤出海地結束佔領,而此時,海地自己的政府管理體系幾乎沒有建立。曾有政治評論家無奈地表示,如果海地沒有脫離宗主國的統治,或許它的人民還能吃上一頓飽飯。

  疑問二:從1957年到1986年對海地實施獨裁高壓統治的杜瓦利埃家族,給海地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在多大程度造成了海地現在的狀況?

  杜瓦利埃的高壓統治,導致海地經濟每況愈下,大量有才華的有識之士紛紛離開海地,整個社會動蕩不安,人心惶惶,國內民眾根本無力建設這個國家。與此同時,因為海地的政治和投資環境都十分不穩定,從而導致進入海地的國際投資相當有限。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