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茶苗旱死,老百姓的心氣仍然活泛

時間:2010-04-15 15:36   來源:新華網

  ——聽貴州甕安縣受災茶農説説心裏話

  記者周之江、婁辰

 

  “花了那麼多心血,茶苗全部因旱枯死。但是沒關係,今年下半年我們還要補種,而且一定要補種成功。”56歲的貴州茶農尤家學説。

  4月14日,記者來到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採訪。春寒料峭,因旱受災嚴重的老百姓心氣卻仍然熱乎。

  自去年7月以來,甕安縣就沒有下過一場透雨。持續的旱情,使得這裡新植茶園的農民受災損失巨大。2009年至今,全縣新種植的3.1萬畝高標準無性係茶園,絕收面積達1.3萬畝,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甕安縣龍塘鄉麻池村商家莊組是受災較重的新植茶區之一。14日上午,記者在茶山上看到,成片的幼齡茶枯死,稀稀落落的,尚有極少數仍然存活,普遍死亡率在80%以上。

  58歲的聶正乾去年7月間種下10畝幼齡茶,緊接著遇上大旱天氣,"死了80%以上,差不多算是絕收了"。

  尤家學去年種植了12畝幼齡茶,他説:"秋幹、冬幹、春幹,連人吃水都要到兩三公里外車拖人挑,茶苗缺水,沒有辦法,只好眼睜睜看著枯死。"

  “天災人禍,哪個算得那麼清楚。”尤家倫説,“茶苗是政府無償補助給農民的,目的是讓老百姓發展附加值高的經濟作物,增加收入,我們領這個情。”

  “茶苗旱死了,我們老百姓的心氣還是活泛的。”59歲的劉學倫説。

  針對農民種茶受損嚴重的實際,甕安縣決定,今年下半年,到了適合幼齡茶栽種的季節,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凡因乾旱死苗的地塊,縣裏無償提供茶苗全面補植,幫老百姓把損失找回來。

  聽著茶農們七嘴八舌的議論,前來調查茶農受損情況的甕安縣茶産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宋爾銀忍不住插話:"老百姓雖然因災受損,但主要的投入還是政府出錢。縣財政再困難,也要幫茶農補種茶苗,決不能因為一次大旱,就讓老百姓種茶致富的願望落空。"

  茶葉是典型的富農産業,與甕安相距不遠的遵義市湄潭、鳳岡等縣,是貴州發展茶葉産業較早的地方。前不久,甕安縣還組織了數百名農民到湄潭考察,增強了老百姓種茶的信心。

  尤家倫算過賬:“種一畝茶,去掉各種成本,凈利潤最少都有三幾千元。”

  “只要大家種茶的積極性還在,一如既往地把茶産業做下去,就一定能走上富裕路。”宋爾銀説。

  新華網貴州頻道4月15日電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