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記奮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的中國共産黨人

時間:2010-06-30 15:01   來源:新華網

  從這一天起,退居“二線”的權有讓再也沒有閒下來。在權有讓的努力下,慶陽市第一個非公企業黨支部在慶發公司成立,權有讓當選為第一任黨支部書記。“作為組織選派的黨建指導員,進駐企業要下得去、蹲得住、幹得好。”有著39年黨齡的權有讓深知,企業黨支部只有立足於為公司的決策層當好參謀、為企業效益的增加鼓實勁出實招才能謀求發展。簡單地説,有作為才有地位。

  來到慶發公司以後,權有讓深入車間了解生産流程,泡在生産一線學習業務知識,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名行家裏手。黨支部組織委員、設備科長兼品質技術部長趙恒義介紹,權有讓原本對機械和加工工藝一竅不通,但進廠不久就和他商量研究如何對機器更新升級,“內行得令人吃驚”。

  新設備推出後,瓜子仁的破碎率由原來的8%-10%降低為4%-6%,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滴……”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清脆的摩托車鳴笛聲後,貴州省開陽縣高寨鄉谷豐村苗族村民蘭仕英迎出屋門,從剛下摩托車的谷豐村村委會人口主任楊忠發手中接過一包玉米種子後,連忙為他端茶倒水。“前兩天才托楊主任幫我買種子,沒想到這麼快就帶過來了。”蘭仕英感激地説。

  開陽縣高寨鄉針對當地山高路陡、交通滯後、群眾辦事難的情況,組建了一支由32名像楊忠發這樣開著自家摩托車為農民辦事的鄉、村幹部構成的“便民利民服務車隊”。

  便民服務車隊每名隊員都隨身攜帶一個深藍色公文包,每輛摩托車前輪上都懸挂有“便民利民綜合服務車”車牌。由於長期風吹日曬,他們的皮膚都顯得格外黝黑。

  在便民服務車隊隊員楊武星公文包裏,有工作本、筆以及一套便民服務手冊。他説,工作本和筆用來記錄農民反映的問題和託付的事情,服務手冊則用來幫助他們了解各項政策和辦事流程,“要是去留守兒童和老人較多的村寨,還得帶上一些簡單的電工工具,幫他們做些換燈泡、修插座之類的簡單電工活”。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誕生於烽火戰鬥歲月的歌曲,飽含著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産黨的無限信任和衷心愛戴。

  撫今追昔89載,中國共産黨人始終用智慧、汗水、鮮血和生命彰顯著一切為了人民的革命本色,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甘苦、共命運,彰顯著一切為了人民的先進本色。

  又一個火紅的七月迎面走來。勝利永遠屬於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