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下發後,史江玉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每天走訪一戶職工家庭、記下當天民情日記。史江玉説:“這樣一來,哪家職工有什麼困難,我心中都有數。日記還能提醒我,時時把職工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
一八八團六連職工段海燕説:“現在連隊幹部不僅在辦公室值班,還輪流挨家挨戶走訪,大家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農閒時,職工們都願意去連隊辦公室和領導聊天,説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冒出一個生財的門道。”
村民“點題”,黨員“解題”,是在貴州省思南縣廣泛開展的一項活動。東華土家族苗族鄉華豐村沙田村民組村民李雲智患有癲癇病,妻子改嫁,大女兒到廣東打工,一對上小學低年級的兒女中途輟學,家境貧寒。村民向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點題”反映了這一情況。村裏及時派出“留守兒童服務組”成員到府了解情況,解決問題。2009年秋季開學,李雲智一對兒女重返校園,一家人享受了政府的“低保”,村裏還把他打工的女兒叫回來照顧家裏,扶持她發展種養業。
清代民居較為集中的郝家灣是思南縣著名旅遊景點,2007年郝家村啟動“古寨墻修補工程”,但進展緩慢,群眾意見大。村民郝貴昌向村服務協調中心“點題”反映此事,協調中心“旅遊發展服務組”組長、黨員郝鳴山“受命”後,先墊付部分資金,帶領部分黨員和村民及時開工,“我們‘服務組’的黨員帶領群眾加班加點修了3個多月,共為70多戶人家修補寨墻3500多米”。
中國共産黨是這樣一個政黨,她來自人民,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甘苦、共命運--把人民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
洪水奔涌,險情告急。
2010年6月21日傍晚6時30分,無情肆虐的洪水把唱凱堤靈山何家段堤壩撕開了決口,咆哮著衝向40多個村莊,15萬多村民命懸一線。
在這生死關頭--帶病堅守抗洪一線近70個小時的臨川區唱凱鎮黨委委員章冬水,堅持不下火線,在洪水中划船,等他第10次去營救被困的靈山村一位80多歲的五保戶李生發老人時,突然暈倒在船頭,昏迷期間,嘴裏還不停地呼叫著李大爺的名字,在場的人無不為之而動容。得救的一名群眾説:“在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候,衝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共産黨人。”
6月22日上午,主動報名請戰救災的溫泉鎮大學生“村官”黨員胡衛兵,對正在一線救援的徐鎮長大喊:“我以前劃過船,熟悉水性,讓我去救人!”他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一天在洪水中來回二十多趟,先後營救22名被洪水浸泡4個多小時的受災群眾。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大學生“村官”,70歲的胡金花老人逢人便説:“要不是這位小夥子,我也許早就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