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當代中國共産黨面臨的責任和挑戰

時間:2010-06-30 14:56   來源:半月談網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勝利前進

  經過60年的奮鬥,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不僅徹底改變了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而且在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和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基礎上,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是當代中國一切發展和進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中國共産黨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産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産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國共産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更加堅定,深化改革的行動更加自覺,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改善人民生活的各項舉措更加注重實效。面對國內外的複雜局面和各種風險的嚴峻考驗,我們黨緊緊依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動科學發展,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應急管理體制和方式進一步健全。2008年,我國先後遭受到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震驚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頑強拼搏,奮勇奪取了抗擊特大自然災害鬥爭的重大勝利。中國共産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中國人民的意志、勇氣和力量,再一次出色地經受了考驗和檢驗。特別是在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鬥爭中,我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鑄就堅強、用真情凝結關愛,大力培育和弘揚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

  2008 年,我國還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完成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太飛行任務,制定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的顯著成就。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快速擴散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我國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的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宏觀調控的重點和力度,採取一系列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使中國在應對世界金融危機中發揮了舉世矚目的作用,成為穩定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與此同時,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拒腐防變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這一切,更加突出地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生機和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偉大力量,也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前進道路和奮鬥目標,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光明前景,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在這面旗幟的引領下,中國共産黨在執政的新征途上,將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 孫大力 《半月談新中國60年經典黨建特刊》)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