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表明,任何一項社會管理任務,如果沒有把群眾滿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離開了富有成效的群眾工作,就很難取得良好效果。當前,社會管理在新形勢下面臨新挑戰,出現了思想輿論統一難、各方利益協調難、矛盾糾紛化解難、流動人口管理難、突發事件處置難、基層基礎建設難等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資訊網路管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設,才能在新形勢下富有實效地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才能從源頭上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如何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這八個“進一步”,是當前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工作重點,圍繞的是一個中心詞“群眾滿意”,指向的是一個目標“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它要求我們必須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貫徹于社會管理始終,把群眾工作滲透到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從這個意義上講,群眾工作是社會管理的基礎性、經常性、根本性工作。
“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于樂民”。 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使群眾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眾意願得到充分尊重,群眾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我們就一定能夠始終保持社會管理主動性、創造性,並在改革發展過程中不斷夯實根基、充實血脈、壯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