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先鋒隊”

時間:2011-06-20 09:35   來源:人民網

  “面對我們肩負的歷史重任,面對國際國內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和各種風險的考驗,我們黨要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成為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江澤民在"七一"講話中指出:"面對我們肩負的歷史重任,面對國際國內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和各種風險的考驗,我們黨要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成為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貫徹'三個代表'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同時要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實際,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

  我國的工人階級誕生於19世紀40年代,是我國社會發展尤其是社會化大生産的産物,與中國近代其他社會階級、階層相比,它具有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革命的堅定性徹底性等優秀品質。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公開宣稱自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産黨成為全國性的執政黨之後,始終保持著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和全國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隨著改革的深入、開放的擴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向前推進,我國工人階級的隊伍在不斷壯大,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素質日益提高,先進性也在發展,黨的階級基礎不斷增強。特別是新時期之初,我們黨重申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提出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口號,大大增強了工人階級隊伍的科技文化素質。不可否認,由於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有了較大變化、經濟運作形式正在發生重大轉變、經濟結構正在進行戰略性調整,部分工人群眾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化。但是,這並沒有改變我國工人階級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而且這種工作崗位的變動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工人階級整體素質的提高和整體優勢的發揮。他們始終是推動中國先進生産力發展的基本力量。中國共産黨要始終堅持自己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就必須始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在我們強調中國共産黨的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性質的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我們黨是代表人民執掌全國政權的執政黨,她還必須代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成為人民和民族的先鋒隊組織。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仲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而且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向前發展,社會成員就業情況的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流動的週期將越來越短,社會身份的變化頻率將越來越快。這些新的社會階層的廣大人員,大多數人是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通過誠實勞動、勤奮工作,或合法經營而為推進社會進步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的,他們同樣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作為領導人民進行偉大而艱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執政的中國共産黨沒有理由不代表他們的利益。同樣,他們當中忠誠于祖國和社會主義的優秀分子,只要承認黨的綱領、章程,自覺地為黨的路線、綱領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黨組織就應當向他們敞開大門,並通過黨組織的力量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這樣做,可以不斷地增強我們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黨不但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且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要使我們黨成為"兩個先鋒隊",就必須做到堅信中國工人階級目前仍然是中國最先進的階級;它不僅長期存在,而且隊伍會不斷地壯大;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也不可能改變工人階級依然是先進生産力和先進生産關係代表這一事實。就必須正視和深入研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階層結構的新變化;聯繫我們黨組織發展的歷程,全面地、本質地看待黨的性質,決不能簡單地把擁有財産的多少看成政治落後與先進的標準;結合新的實際,深化對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和認識。誠如江澤民同志在"5.31"講話中所指出的那樣:"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奮鬥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實際作用。"

  "兩個先鋒隊"論斷的提出,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建理論和實踐體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對於人們研究和認識黨的執政規律,對於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北京市委黨校副研究員 楊德山)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劉志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