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計劃撞月激起塵埃或超智慧1號

時間:2010-09-30 10:59   來源:《北京科技報》

  南京大學天文學系蕭耐園教授認為,只要保證衛星撞擊前的初始速度,“嫦娥一號”衛星撞擊月球産生的塵埃將肯定比“智慧1號”多。

  “嫦娥一號”衛星撞擊月球時,由於中國將沒有探測器圍繞月球飛行,所以,能否觀測到衛星撞擊的過程和撞擊産生的效果,將極大影響“嫦娥一號”撞擊的價值。

  “中國將可能和日本科學家合作,利用日本的探月衛星‘月亮女神’對‘嫦娥一號’衛星撞擊月球的全過程實施觀測,並且將數據傳回地面,中日雙方將共用相關數據。”北京大學焦維新教授在接受《北京科技報》記者採訪時説。

  但是,歐陽自遠院士認為,利用“月亮女神”衛星對“嫦娥一號”衛星撞擊月球的全過程實施觀測的難度非常大。要讓“月亮女神”觀測到“嫦娥一號”的撞月全過程,必須保證在“嫦娥一號”撞月的時候,“月亮女神”正好飛行到撞擊的上空。並且,“月亮女神”攜帶相機的拍攝角度正對撞擊地點。這兩個條件,要通過兩國科學家的通力合作。“控制兩顆衛星同時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上完成任務是非常困難的。”

  2006年,歐洲“智慧1號”衛星系統位於美國夏威夷的一個觀測站拍攝到“智慧1號”撞擊月球後發出的“明亮閃光”。中國的地面觀測站能否觀測到“嫦娥一號”的這次撞擊呢?

  “如果‘嫦娥一號’撞擊月球的時候,正好是正對地球的一面,中國的地面觀測站也有可能觀測到撞擊形成的亮點。但是,這只能證明衛星撞上月球。”歐陽自遠院士介紹説。

  蕭耐園教授説,“嫦娥一號”衛星撞擊月球形成的巨大塵埃,國內只有河北興隆國家天文臺的2.16米射電望遠鏡能觀測到,科學家根據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紅外線光譜,能夠對月球的塵埃成分進行分析,對於人類進一步了解月球形成過程有很大的幫助。

  “最重要的是,如果‘嫦娥一號’衛星撞擊月球時,日本和印度的探月衛星正好飛臨撞擊上空,大量的數據將被獲取。這也將是中國對國際航太研究的一大貢獻。” 蕭耐園教授説。(陳永傑)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