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3月8日消息 “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優秀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當代中華兒女一定要肩負起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重任。”在今年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加強文化發展和建設的論述引起了兩會代表和委員的熱議。而在這其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則更是人們所普遍關注的話題。
田青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保護中心主任,長期以來一直從事著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現代化意味著很多,生産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改變,造成了我們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産一個大量的流失,所以我們現在全社會都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
田青委員對近年來國家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給與了高度評價,認為我們雖然在保護工作方面起步晚,但是速度快、成效大。他説,其實臺灣在這方面比我們做得更早,所以兩岸可以互相學習借鑒。“所以現在兩岸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面我們也在合作,應該説互相學習。一方面是交流,一方面其實也是良性的互動和競爭吧,我們大家都努力做,看誰保護得更好,兄弟之間賽跑是件好事。”
前不久,他們剛剛在臺灣舉辦了第二屆“守望精神家園——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月”,作為兩岸間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意義最為不凡的文化交流活動,自2009年創辦以來,通過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向臺灣民眾展示了大陸濃郁的民族和地域風情,引起了強烈反響。田委員表示,兩岸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面,將來合作的空間還會很大。“因為最重要的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我們兩岸人民共同的祖先創造的一個財富,它本身這個遺産就屬於兩岸,是從歷史上傳下來的,它非藍非綠,非白非黑,沒有政治色彩,它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財富,所以我想在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兩岸會有很大的空間。”(記者 方志敏 折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