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中認為,最近10年,我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進。2010年我國全年GDP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按每人平均計算,中國仍然是世界上較貧窮的國家之一,按照各個國際經濟組織每人平均GDP的排序,中國排在100位以後。因此中國存在總量增長和每人平均較低並存的局面。國家經濟的發展,除了總量的擴張,還應該注重社會福利總量、公眾可以享受的福利,提高百姓的生活滿意度。而這需要多方合作努力,特別是要改變以GDP作為經濟發展主要標誌的方法,要以民生指數作為評價經濟社會發展核心指標。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媒體對經濟增長速度排序和評比逐漸升溫,GDP指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評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指標。這種評價標準很容易誘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誘發一些領導好大喜功的浮誇作風。然而,GDP並不能準確衡量經濟增長的社會成本尤其是資源和環境代價;不能準確衡量經濟增長的效益、效率、品質和實際的國民財富情況;不能準確衡量經濟增長與社會分配、社會公平的關係,也不能準確衡量人們的生活水準和幸福狀態。
針對這種情況他建議:一、構建新型的地方政府政績指標體系。建立以民生為導向的綜合性政績評估指標,包含經濟績效、社會績效和政治績效。
二、轉變經濟模式。建立以消費為主、以內需驅動拉動經濟增長的經濟模式。
三、培養企業責任感。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和監督體制,企業一旦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出現瑕疵,面臨的將是社會輿論的譴責、公眾信任的喪失和法院的高額罰單。另一方面,加強宣傳和教育,引導企業在創造利潤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産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節約資源等。
四、減稅加薪。近年來,各地最低工資標準都有提高,但是效果並不明顯。比較可行的方案是減稅。減輕競爭性行業企業稅負,騰出空間給員工增加工資。同時還應該調節個人所得稅,為中低收入者減輕稅負,讓老百姓錢袋真正鼓起來,增強國家的經濟活力。
他還提交了《關於發揮調控督促職能引導職工收入與企業利潤同步增長的建議》、《關於科學規劃和有序部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建議》、《關於將溫州列入兩岸空運直航點的建議》3項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