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網路監督漸成反腐倡廉新銳力量 

時間:2011-03-16 13:06   來源:新華網

  “網路監督在一定意義上代表了民心所向。”全國人大代表、秦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希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統計,截至2010年底,中國網民規模已達4.57億,是世界上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網際網路在為中國百姓帶來便捷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成為他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通道,並日漸成為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一支新銳力量。

  有代表表示,中國網民言論活躍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論是國內重大事件,還是國際重大事件,都能馬上形成網上輿論,甚至進而産生巨大的輿論壓力。從山西“黑磚窯”事件到河北“三鹿奶粉”事件、再到江西“宜黃拆遷”事件形成了若干規模較大、力度較強的網路輿論,對於有關部門的決策和施政産生了重要影響,對公共權力進行了有效的監督。

  2010年12月29日,中國首次發佈的《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也首肯網路監督作用,稱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普及,網路監督日益成為一種反應快、影響大、參與面廣的新興輿論監督方式。

  “事實上,網民就是市民,網友就是朋友,網路就是橋梁。”全國人大代表、常州市市長王偉成説,重視網路監督,應成為政府的自覺行動、主體意識。

  秦希燕觀察認為,“網路被監督者一般是政府職能部門及其人員,網路監督若能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被監督者一般都能積極接受,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對於本部門職責範圍內的事項大都能及時作出反應。”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