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把握住中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中國政府已經得出結論,那就是必須掌握主動,深化改革,抓住民生這一根本,解決最突出的矛盾。剛剛表決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字裏行間體現出中國政府改革頂層設計的民生內核,鮮明突出了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民生主題。
有觀察家指出,儘管困難和阻力巨大,中國在重要戰略發展機遇期的中點,再度發揮政治優勢,高度凝聚了全國共識。本次“兩會”讓各級政府官員宣示與“唯GDP時代”告別,貫徹落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讓人民更加幸福”作為目標,並著手建立相應評價體系。這顯然為一個龐大經濟體的全方位轉向提供了強大政治保障。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上下把握時代發展機遇的迫切願望。
歷史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只有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把握住時代賦予的機遇,才可能興盛發展。
100年前,辛亥革命拉開中國人民追求獨立、民主、富強的大幕。孫中山曾感慨“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30年前,中國決定進行改革開放,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之路。鄧小平曾説“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今天,“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主動轉型,再次抓住了發展自身、以及在與世界相互影響中的主動權。
必須要看到的是,中國在這一刻,已經晉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各項改革也從“摸著石頭過河”階段走向注重“頂層設計”階段。它們共同構築起一個堅實的新起點。在此之上,中國必將開創一個民富國強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