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前駐印度大使裴遠穎談中印關係

時間:2010-01-08 16:52   來源:人民網

中國製造挑戰印度製造

  印媒攻擊中國源於冷戰思維

  主持人:在您來看,對中國不友好的媒體的原因是什麼?除了商業炒作外。也就是説,是不是迎合了印度一大部分民眾的心態呢?

  裴遠穎:我分析了一下這些對中國不友好的文章,或者對中印關係發展形成噪音的媒體,有的是冷戰思維的延續,冷戰思維在他頭腦裏面起作用,他們認為中印之間存在一種不相融的關係,或者説有一種“瑜亮情結”,並用到國家關係上來。實際上這是一種冷戰思維,有我就沒有你,印度地位要提高,必須要把中國貶下去,這是一種思想。另外,受西方媒體的影響。印度主流報紙都是英文的,應該説,印度報業受西方報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它們報紙上的文章在有意無意之間都會影響到這些報紙的作者。也不排除有些人是別有用心的,有意挑撥兩國之間的關係,唯恐天下不亂。但是,就我來看,有很大一部分是出於對中國不了解,對中國的政策不了解,還有一部分人是由於歷史情結造成的對中國不信任的情緒。

  現在我有時間在網上也看一些印度的報紙,我看到印度一些記者寫的關於中國方面的文章,有的還是不錯的,比較能夠正確、客觀地反映中印關係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也冷靜地分析這些事件産生的原因和背景,不是陷入一種盲目的狀態。所謂盲目的狀態就是對中國不相信,認為中國對它是一種威脅,不管你做什麼事。這是兩種不同的情況。對我們來説,對後面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注意。

  主持人:您覺得中國媒體、中國新聞界對於印度的報道是一個怎樣的態勢?您對它有一個什麼樣的評價?中國對印度的報道是否客觀、是否公正,還需要怎樣的改進?

  裴遠穎: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放在更廣的角度來看,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來看。中印關係是一種戰略關係,是著眼于長遠,立足於全面,不要因為一時一事,不要因為一時的困難而影響我們對它整個發展趨勢的看法。一般人很容易被一時一事所迷惑,産生一種過激的反應。中國媒體是不是能夠避免這一點呢?我看,也是應該注意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全面地看、有分析地來看。我讀的這方面的文章不多,我覺得中國媒體總體上還是比較克制的,沒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是是不是都那麼冷靜,這還有待於觀察。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