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廢墟上崛起美好家園(回眸2009 喜看新成就)

時間:2010-01-08 16:31   來源:人民網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巨輪衝破國際金融危機的驚濤,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新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果斷決策、科學應對、堅強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堅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統籌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實現了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回眸2009 喜看新成就”專欄,與讀者一起回顧極不平凡的2009年。我們取得的成就,我們獲得的經驗,都將作為強大動力和寶貴財富,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團結前進,繼續創造新的偉業。

  截至2009年底,全國各援建省(市)已與四川地震災區確定援建項目3126個,其中1211個項目已完工,佔已確定對口支援項目總數的38.74%;已確定對口支援資金682.13億元,已到位對口支援資金405.7億元。

  按照創新機制、民生優先、注重長遠的工作思路,四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捷報頻傳,城鎮體系、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生産力佈局和産業調整、生態修復等建設項目正在全面提速、紮實推進。

  創新機制提速增效

  2009年以來,根據中央提出的“力爭在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標任務”的要求,各對口支援省(市)創新科學高效、形式多樣的對口援建機制,提高援建水準和效率。

  18個主要對口支援省(市)普遍實行一個市對口援建1至2個鄉鎮。山東、福建、江蘇、河北、河南、遼寧、江西等省都建立健全了分工協調機制,打好團體戰和攻堅戰。各對口援建省還建立了支援受援雙方合作共商機制,安徽省與松潘縣共同成立了恢復重建與發展建設指導委員會、指揮部及監察審計委員會,雙方合署辦公,共同負責項目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廣東省允許各對口援建工作小組在項目審批、招投標、資金籌措、組織實施等方面走足程式、縮短週期。目前,該省援建項目已開工及竣工600余個,開工率為85%。

  民生項目優先安排

  隨著廣東省援建的總投資8.71億元的16所學校2009年8月27日全部交付使用,汶川全縣1.4萬多名孩子已在新學校中開學。廣東省已確定的82億元對口支援資金中,住房項目佔24.8%;教育、衛生、社會福利、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佔16%;交通、水利、供水等基礎設施項目佔28.5%。

  在什邡市,北京市援建項目中學校項目安排了22個,總建築面積22.81萬平方米,總投資6.97億元。北京援建什邡的“生命線”工程廣青公路,項目總投資16億元,一期工程已竣工通車,二期工程正加緊實施。浙江省在援建青川中出資6億元,援建農房6萬戶,並確定116名農房技術指導員,“小青瓦、白粉墻、人字梁、木欄門窗”的川北民居風格明顯。

  福建省規劃確定對彭州的援建項目中涉及民生的有121個,其中,“交鑰匙項目”97個,“交支票項目”24個。福建省還把再就業作為援建的重點項目,成立了彭州市再就業援助中心,已舉辦了10多場就業援助招聘會,有5000多人與福建有關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

  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援建項目符合災後重建長遠規劃,增強災區自我發展能力,是援建各方的共識和不懈努力。

  上海市援建都江堰市的10萬畝現代生態農業聚集區,大棚裏綠油油的菜苗展示著強勁的生命力。該項目覆蓋都江堰12個鄉鎮,佔都江堰耕地面積的60%;受益農村人口占都江堰市農村人口的44%。

  江蘇在援建中注重推動綿竹市産業集聚、企業集群發展。綿竹的江蘇工業園區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先期啟動3平方公里。綿竹高效農業示範園區300畝,示範面積5000畝,輻射面積5萬畝,重點發展果蔬、飼養和觀光農業等,總投資2150萬元。河北省正在將平武縣的龍安、南壩、響岩、平通等4個重災鄉鎮打造成為規劃佈局合理、建築風格各具特色的集貿易、加工、餐飲、旅遊于一體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小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遼寧省援建安縣項目中的“華晨汽車工業園”是目前全國援建省(市)投資最大的項目,項目投産後將實現年産值127億元,創利稅8億元,新增5000個就業崗位,對加快安縣産業結構調整,增強“造血”功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