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專家稱大部制改革將解決政出多門問題

  時間:2008-03-12 08:43    來源:中國網     
 
 

昨天,《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對於這次機構改革方案的特點、展望等內容,本報記者對多位相關專家進行了採訪,為讀者做全方位的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認為,此次的改革方案,還是一個“小步推進”的改革方案,主要是一些微觀方面的調整,宏觀上國務院各個部門的職能沒有太大的變化,“理順職能”是本次機構改革的重點和主要目的,主要還是“練內功”。與之前專家預期的大部制改革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在減少了一些部的同時,又增加了一些部,所以總的數量減少的並不多,但至少已經釋放了國家要減少部門數量、建立大部制的政策信號。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評價此次改革方案是一個積極、穩妥的方案,適應改革發展新的要求。他認為,建立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能使政府在施政過程中更好地體現民主,體現群眾的利益。實行大部門制,將有利於政府轉變職能、改善宏觀調控。有利於各個部門職能有機統一、責權一致、避免職能交叉,從而提高效率。

整體評價

一個“小步推進”的方案

以往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落腳點基本上是“精簡、統一、增效”。“大部門體制”改革更多強調部門整合和職能整合的有機統一。“九龍治水”,是長期以來社會上對部門多頭管理的形象説法。

“大部門體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門設置中,將那些職能相近、業務範圍趨同的事項相對集中,由一個部門統一管理,首先指向的就是解決政出多門的問題。南開大學“大部門體制改革課題組”負責人朱光磊教授解釋説。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燕繼榮説,這一改革彰顯了政府推進建立服務型政府的決心,建立服務型政府並不是一個簡單機構撤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把民意納入決策體系,從而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縮小城鄉差別。

改革目的

大部制解決政出多門問題

與按政府專業管理職能設置政府機構的“小部門體制”不同,“大部門體制”的特點是把多種內容有聯繫的事務交由一個部管轄,部門許可權隨之擴充。

沒有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相對分離與制約,就沒有真正的大部門體制。一些代表提出,這是防止“大部門體制”改革産生權力膨脹的關鍵。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在部門的許可權調整與擴充的同時,部門的責任也要相應提高。中國工商銀行安徽分行行長趙鵬代表説,探索實行“大部門體制”,還必須與建立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推行問責制度相結合。

改革保障

權責一致防止權力膨脹

前景展望

“大部門體制”路有多遠

“大部門體制”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既應當把握趨勢,積極探索,不斷推進;又應當把握節奏,審慎穩妥,循序漸進。

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一些行政部門承擔著重要的改革任務。在這些改革與轉型任務沒有完成前,考慮到政府職能階段性需求,這些領域不宜急於推進大部制。中國(海南)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委員説,推行大部制仍然是在中央層面進行的改革探索。從現實情況看,進一步明晰中央和各級政府的事權,尚需時日。從現在起,我們要經過約12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歸根到底是建設一個人民滿意的政府。

對於此前被媒體廣泛關注的“一行三會”合併,變成大金融的問題,此次的改革方案並沒有改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説,“一行三會”沒有改變,是適應當前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産業發展的需要。“在一個行業裏設了4個正部級的機構,在全世界也沒有”。這是適應當前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發展的繁重任務,適應我國金融安全的需要,體現了國家對金融安全的重視。鄭新立説,現在實行分業監管,有利於劃清責任。幾個正部級機構管股票市場、資本市場,還有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因為這三個行業在發展中,出的問題比較多,我國現處於制度不健全,市場培育機構正在完善的過程中,問題很多,設正部級機構,有利於迅速讓金融産業做大做強。

相關釋疑

不設“大金融”符合形勢

三網統一監管仍需時間

對於外界熱議的“三網融合”問題,即將廣電網、電信網和網際網路納入統一的部委進行監管,以解決三網重復建設和內容互通的問題,電信專家陳金橋則分析認為,三網融合仍然需要時間,現在推行為時尚早。

“從現在看,進行三網融合的時機仍然不成熟,但大部制應該是分階段實施,不可能一步到位。”陳金橋表示,儘管短期內將廣電進行切割,融入大部制的可能性很小,但未來不排除通過市場調節,逐步將廣電網路、電信網路、網際網路進行融合統一的可能性。

(綜合本報記者 劉薇 郭瑩 劉奇 新華社報道)

連結

外國“大部制”掃描

政府管理的“大部門體制”,主要是市場經濟成熟的發達國家最早探索實行的一種行政管理模式。研究顯示,目前各主要發達國家的內閣機構大多實行“大部門體制”,內閣機構設置一般在20個以下,其中加拿大最多,為19個,美國為15個,日本為12個。

與發達國家相比,經濟轉型的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大部門體制”改革還處於探索階段。在這些國家中,內閣機構設置最少的是阿根廷,有12個,內閣機構不超過20個的國家有俄羅斯和墨西哥,分別為16個和18個。更多的國家內閣機構在20個以上,30個以上的也很多,以印度最多,有41個內閣機構。

從國外的改革實踐看,推行“大部門體制”改革,需要結合本國實際,需要行政管理體制乃至政治體制改革其他環節的配套進行,否則其效果可能會被削弱。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中央政府部門數量在改革中雖然削減了,但重組後的部門組織機構龐大、官僚主義、管理混亂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中編辦就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答問

此次機構改革有三大特點

近日,中央編辦負責人就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有關問題,回答了人民日報、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行政管理體制仍存不足

問:如何評價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

答:十七屆二中全會提出,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方面。主要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政府機構設置還不盡合理,部門職責交叉、權責脫節和效率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有些方面權力仍然過於集中,且缺乏有效制約和監督等。因此,必須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職能轉變是政改的核心

問:如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答: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實現政府職能根本轉變,必須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把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切實管好,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公民和社會組織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産品。政府職能轉變的具體要求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要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在改善經濟調節、嚴格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按照職能轉變的要求,突出各自的管理和服務重點。三是要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係,合理界定政府部門的職責,做到權力與責任對等,避免職能交叉重疊。

積極探索實行大部門制

問:政府機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答:政府機構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政府機構改革,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要求,緊緊圍繞轉變職能和理順職責關係,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進一步規範機構設置,優化組織結構,完善行政運作機制。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任務:一是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二是推進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三是精簡和規範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四是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三職權制約協調需完善

問:對“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應如何理解?

答: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指的是政府內部的職權配置形式和相互關係。通過對相關職能及其機構的整合,合理配置和運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以解決某些方面權力過於集中且缺乏有效監督以及執行不力等問題。按此要求進行改革,有利於形成科學合理的政府組織結構和權力運作機制,有利於改進政府管理,做到權責一致,提高行政效能。根據授權情況,這三種職權有的由不同政府部門分別行使,有的由同一個部門的不同內設機構或下設機構分別行使。具體組織和運作形式,還要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和完善。

機構改革還將適時調整

問: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答: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礎上的繼續和深化,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和理順職責關係,在合理配置職能、優化組織結構方面邁出重要步伐。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以及重要領域的管理;完善工業和資訊化管理體制;加強能源管理機構,保障能源安全;改進交通運輸管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二是著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立住房保障體系,統籌城鄉建設;理順食品藥品監管體制。

三是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

據新華社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