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兩會新氣象:更開放 更民主 更和諧

  時間:2008-02-28 11:11    來源:人民日報     
 
 

  ●國家權力機構運作,人民看得越清楚,就對自己轉授出去的權力越放心

  近幾年,“開放”成為中國人大制度發展進步中的一大亮點。不論是在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會議和地方人大會議上,還是在平常的人大立法和監督工作中,把大門打開,讓人民知道,
讓人民參與,讓人民表達,讓人民監督,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

  有人説,國家權力機構運作,就像“玻璃缸裏的魚”,人民看得越清楚,對自己轉授出去的權力也就越放心。

  為什麼要開放?開放有什麼好處?這些年人大的實踐給予了清晰回答:越開放,就越民主,也就越和諧。

  開放,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是中國代議制民主的新發展,更有利於發揚民主。人民主權是現代國家通行準則。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如何行使權利呢?對於人口眾多的國家,每一件事情都由全體人民來討論決定,成本太大,效率太低,這種直接民主在操作上有時也難以辦到,所以實行代議制民主:由人民選舉的代表來討論決定國是。但是,隨著政治文明的發展,人們發現代議制民主有時難以對民意進行及時合理的反映和回應。怎麼辦?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國人大制度選擇了走向開放的決策。

  開放,使代議制民主更貼近民意,回應民情。譬如向社會公開徵集立法項目、公佈法律草案徵求意見,無疑更有效地開闢了社會參與的渠道,調動了社會公眾的積極性。

  開放,規範了權力、保障了權利,是國家權力運作新理念,有利於公權力與人民權利的良性互動,促使社會更和諧。開放,公權力與人民權利有了對話平臺,改變了國家權力運作的機制和狀態。通過開放,人民有什麼意見建議可以提,有什麼不滿和批評可以講,這好比社會有了“減壓閥”,有了“出氣孔”,可以更有效化解和緩解社會矛盾。有了開放,重大事情讓人民知道,讓人民參與,也讓人民監督。讓人民知道,讓人民發表意見,天不但不會塌下來,只會更清澈,更明亮。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肯定和支援“開放”的話語和理念。“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決策資訊智力支援系統,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

  這些指導思想來自實踐,高於實踐,支援人大制度更加堅定不移地走向更開放:把行之有效的好做法轉化為制度,同時進一步創新開放的方式和做法。(裴智勇)

 
編輯:齊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