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永恒的點燈人 紀念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建會30週年

時間:2012-06-01 11:42   來源:中國網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志願者歡聚一堂 攝影 盧倩儀

  詩歌《The lamp Ughter》(點燈的人) 敘述這樣一段感人的故事:每天快要天黑的時候,李利就拿著提燈和梯子走過來把燈點亮。於是,那些坐著喝茶的大人和孩子們,就又看見了窗外柔和的光,在朦朦朧朧間,一天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中國網訊 (記者盧倩儀) 30年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逝世一週年紀念日之際,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在北京成立。她的成立,標誌著一項承載著光榮使命和神聖責任的事業從此發軔。作為點燈的人,她將宋慶齡光輝的事業、偉大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帶到時代面前,朦朦朧朧間,讓更多人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

  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迎來而立之年之際,我們更加懷念已離開我們31年的宋慶齡同志,她的事跡和精神至今熠熠閃光。

  5月26日下午,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的“相信愛——獻禮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建會三十週年”活動在宋慶齡故居草坪隆重舉行。活動旨在弘揚人性光輝、傳播公益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承擔歷史使命。整場以愛為主線,分別由三部分串成:感受愛——話同根之情憶青春之音、凝聚愛——燃志願之火傳中華之願、傳遞愛——懷感恩之心肩時代之任,活動層層遞進,逐步深化愛的力量。

  下面就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走進愛的篇章,感受那些年他們一起經歷的快樂和這些年他們一起體驗的思念。

  做終身的志願者

  滿頭銀發,精神矍鑠,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常媽媽”的老人,現已過古稀之年。她的一生是與志願者結緣的一生,引用常媽媽的一句“名言”:人生最理想的結局就是志願服務與生命同在。

  曾是一名國企幹部的常媽媽,退休後積極加入到志願者的隊伍,先後成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志願者,武博會的城市誌願者、國慶60週年的志願者、禁毒志願者。

  去年,她開始接觸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雖然直到最近才正式成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志願者,但此前一直都服務於宋慶齡故居,擔當講解員。她告訴記者,真正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相識是一個偶然的機遇,常媽媽説這就是緣分。“我很喜歡宋慶齡,敬仰她崇高的精神和偉大的事業。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成立的那年,我離開了北京支援外地,不然會更早結緣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説到這,記者能夠深刻感受到常媽媽心中未盡流露出的惋惜之情。

  97年她退休回到北京,此後多次來到宋慶齡故居,參觀歷史遺跡、感受人文氛圍、接受精神教育。在一次團區委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綠色出行活動中結識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有關負責人。常媽媽向他表示,很想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拜訪學習。對方欣然答應,並熱情地向她介紹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創建的始末,帶領她參觀故居圖片展、網路室。雙方交談很融洽,這讓常媽媽找到了家的感覺,一種迫切想成為大家庭一員的感情油然而生、相見恨晚。臨走時,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贈送了一本《宋慶齡往事》,常媽媽通過這本書進一步了解宋慶齡以及她終身致力於關注少兒發展、國際友好交流的偉大事業,此後,常媽媽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從相識到相知。

  常媽媽告訴記者,今年三四月份宋慶齡故居曾舉辦海棠文化節。故居裏有兩顆300年以上樹齡的西府海棠,這是宋慶齡最喜歡的。每到海棠花開的時候,宋慶齡會陪著友人、來賓去賞花。這次海棠文化節,她有幸接待了來自臺灣的朋友,因服務週到被臺灣朋友讚賞,並受到熱情的邀請。記者看到留言板上面有一段繁體字的留言:什剎海畔,幽靜宋慶齡同志故居,美麗回憶,臺灣同胞永恒回味。

  當談到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未來的展望時,常媽媽説這是一個永恒的事業,是宋慶齡未竟的事業。志願者們希望通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這個平臺,通過他們的不斷努力和付出為祖國的和平、繁榮和昌盛儘自己一些綿薄之力。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