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人民日報:肩負歷史使命,譜寫時代華章

時間:2012-06-01 11:22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肩負歷史使命,譜寫時代華章

  30年前,1982年5月29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逝世一週年紀念日之際,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在北京成立了!她的成立,標誌著一項承載著光榮使命和神聖責任的事業從此發軔,標誌著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弘揚宋慶齡精神、發展宋慶齡未竟事業的偉大征程從此開啟!

  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迎來而立之年之際,我們更加懷念已離開我們31年的宋慶齡同志,她光輝的事業、偉大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至今熠熠閃光;我們更加懷念30年前倡導基金會成立並親自擔任名譽主席和顧問的鄧小平同志、廖承志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和歷屆領導同志,他們為基金會的成長和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為以偉人名字命名的基金會,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從創建至今,走過了積極探索、逐步成長、漸趨成熟的不平凡歲月。30年來,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發展的每個關鍵時期,都得到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同志以及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指導。

  30年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在第一任主席康克清同志、第二任主席黃華同志和現任主席胡啟立同志的領導下,在海內外友好團體和熱心人士的支援幫助下,始終秉承“和平、統一、未來”宗旨,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充分發揮人民團體和公益機構的雙重職能優勢,在增進國際友好、開展兩岸交流、發展少兒事業等方面辛勤耕耘,接力推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在國內外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立足自身優勢,開展對外交往與臺港澳交流,彰顯人民團體的獨特作用

  廣交天下朋友,做和平友好的民間使者。憑藉宋慶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我們充分發揮“外向型”和“公益型”非政府組織的獨特優勢,廣泛開展民間外交和公共外交,為增進中國和各國人民的了解與友誼作出了積極貢獻。

  建會以來,我會接待了30多個國家數以萬計的外國友人,其中,包括百餘名各國元首、政要、前政要、駐我國大使及夫人和國際知名人士。與數十家海外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開展互訪交流;與聯合國相關機構以及國際非政府組織開展項目合作,主辦或參與大型國際論壇、研討會等相關活動。1987年,為表彰我會對世界和平事業的特殊貢獻,時任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授予我會“和平使者”稱號。

  青少年友好交流是民間外交和公共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持續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友好機構互派青少年交流團組,其中有的互訪交流已持續開展20餘年,得到海內外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援和廣泛好評。其間,數千名中外青少年因交流而建立友誼並對彼此的文化産生興趣,感人事例不勝枚舉。1995年,匈牙利總統阿爾帕德根茨接見我會組派的中國兒童訪匈團時,高度評價我們開展的兒童交流工作“是為21世紀工作”。

  近年來,我會強化對外交流的品牌意識,對已舉辦十七屆的“國際青少年草原探險夏令營”進行優化整合,推出“宋慶齡國際青少年交流營”,打造主題化、規模化的多國青少年交流平臺,今年參與國已增至20多個。我會主辦的夏令營、交流營、公益講座等大型對外交流活動的直接受益人數4萬餘人,覆蓋人群上百萬人。

  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做兩岸交流的橋梁紐帶。我們充分發揮宋慶齡在海峽兩岸特殊的親和力、影響力和號召力,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會與臺灣的有關團體和人士的聯繫逐步增多,與臺灣出版界聯合舉辦兒童文學研討會,吸收臺灣兒童文學作家和作品參加我會“宋慶齡兒童文學獎”評選,舉辦海峽兩岸兒童探險夏令營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應我會邀請,2002年,臺灣前“行政院長”李煥先生攜子女首次訪問大陸;2005年,臺灣僑聯總會全球僑領60人首次訪問大陸,這次參訪推動兩岸僑界建立了常態交流互動渠道;2009年,臺灣金融總會理事長許嘉棟先生率臺金融界42人來北京參訪,並達成積極共識,為兩岸金融監理協議及ECFA的簽署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我會已與臺灣地區數十家有重要影響的機構持續開展交流合作。與連戰、吳伯雄、王金平、江丙坤等島內諸多知名人士建立了廣泛深入的聯繫。

  我們還較早地開展了兩岸青年大規模的交流活動。1995年,應臺北市公共福利文教基金會邀請,我會首次組織大學生代表團赴臺訪問,從那時到現在,直接和間接參與我會主辦的兩岸交流活動的青少年學生和各界人士已超過10萬人次。近年來,每年邀請上千名臺灣青年來大陸參訪,增進他們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認知,增強兩岸青年一代的互信和友誼,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夯實基礎,成功打造了“兩岸青少年社會教育研討會”、“追尋歷史足跡”等多個品牌交流項目。參加這些交流活動的許多兩岸青年長期保持聯繫,還出現喜結連理的感人故事。

  多年來,在做好對臺工作的同時,我們建立健全港澳聯絡交流機制,加大港澳工作力度。我們立足自身特點,以孫中山、宋慶齡為紐帶,以港澳理事以及在港澳居住的孫宋親屬友人為核心,廣泛聯絡港澳各界知名人士,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促進內地與港澳地區的教育文化與公益慈善事業的交流互動,大力推動內地與港澳青少年的交流交往以培養新生代愛國力量。近年來,每年暑期舉辦的“陽光國際交流營”、港澳大學生在宋慶齡故居實習鍛鍊等活動,得到了廣泛好評。

  緊扣社會需求,打造具有獨特價值內涵的公益服務品牌和標準,履行基金會應有職責

  打造品牌項目和特色活動,做婦女兒童的貼心人。作為我國第一家涉外的公益基金會,成立之初,如何開展工作是一項全新的任務。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循的情況下,我們秉承宋慶齡“締造未來”的理念,按照“拾遺補缺”和“示範性、實驗性”的工作方針,廣泛爭取國際組織、國內外友好團體、企業和熱心人士的支援,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關注婦幼和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公益慈善項目,推動了新時期我國慈善事業的開創和發展,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從上世紀80年代初率先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援助女師範生等扶貧助教工作,到形成“未來工程”、“母嬰平安”、“西部園丁培訓計劃”等多個品牌項目,受援區域覆蓋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受益人數近2000萬人。“未來工程”獎助學項目累計籌資超過2.3億元人民幣,覆蓋全國160余所高等院校,受益人超過3萬人,近萬名受助學生走上了工作崗位。為表彰我會在上述領域卓有成效的工作,1999年、2011年,國務院先後授予我會“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全國扶貧開發先進集體”稱號。

  結合當代素質教育理念,我會廣泛開展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特色活動,涉及文學藝術、科學普及、體育衛生、環境保護、生命教育、志願服務等諸多領域,多方面創造條件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為他們搭建展示才華、挖掘潛能的平臺,拓展他們的社會生活空間。“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宋慶齡兒科醫學獎”、青少年足球項目等特色活動深受少年兒童歡迎和業內好評,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美譽。

  重聲譽講誠信,建設透明、規範的公益機構。我會以宋慶齡偉大而光輝的名字命名,宋慶齡的崇高聲譽是我會贏得廣泛信任和支援的基石,自覺維護這一基石的純潔性,是我會開展一切公益慈善活動嚴格遵守的首要準則。

  建會以來,我會不斷加強籌資和公益項目的規範化管理與透明化運作,堅持把公益項目的實施品質放在首位,逐步形成了對公益項目策劃、募捐、實施、反饋、總結全過程的管理,建立了對捐贈人反饋機制和對社會公開資訊的機制,努力做到讓捐贈者順心、受助者稱心、公眾放心。近年來,進一步強化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健全審計、捐贈資訊公開、公告等制度,主動接受政府部門、社會公眾和捐贈人的監督。

  我們廣泛吸納社會資源,認真對待每一筆捐款,為廣大熱心公益的企業、團體和愛心人士搭建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平臺;邀請並組織捐贈人實地考察,組織受助者交流參訪、實習培訓和志願服務,幫捐助者實現心願,讓受助者圓夢,打通捐助與受助之間的心靈通道,積極弘揚公益慈善文化。經過3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會的籌資能力與方式、援助範圍與力度、公益項目數量與品質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2009年基金會等級評估中,我會被評為最高等級5A級。

  去年,在社會上對公益慈善機構質疑的輿論背景下,我會接受捐贈總額與上年度相比還有所增加。截至2011年底,30年累計接收捐贈超過10億元人民幣,累計公益支出8.2億元人民幣,公益支出佔捐贈總收入的82%,遠遠高於《基金會管理條例》70%的規定。

  牢記神聖使命,推動宋慶齡文物保護與研究工作,讓偉人精神與時代同行

  文物保護與研究並重,做宋慶齡精神的薪火傳人。30年前,我會在宋慶齡同志故居揭幕之日誕生;次年2月,宋慶齡故居劃歸我會管理,這是國家賦予我會的另一項重要職責,也為我會以多種方式弘揚宋慶齡精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我們堅持切實保護好宋慶齡故居豐厚多元的歷史文化遺産,堅持切實做好宋慶齡生平展覽的對外開放工作,為傳播、弘揚宋慶齡精神夯實基礎。歷經多年努力,在2009年建成了宋慶齡故居文物庫。文物庫總建築面積3714平方米,從故居收藏的2萬餘件珍貴文物中精選了近300件在宋慶齡生平展廳中展出。

  我們自覺擔當起推動研究宣傳宋慶齡的歷史任務,深入發掘宋慶齡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搭建社會化、開放式的研究平臺。先後與中國福利會、人民出版社、中央電視臺等相關機構合作,出版宋慶齡選集、題詞選、書信集、年譜長編、畫冊等書籍數十部,製作拍攝宋慶齡音像、影視作品十余部。主辦孫宋學術研究會議、全國孫宋紀念地聯席會議和世界宋慶齡基金會主席研討會,加強與海內外孫宋親屬友人及相關孫宋研究紀念機構的聯繫與交流,在海內外孫中山、宋慶齡事業的承繼者們之間,積極搭建增進友誼、凝聚共識、整合資源、促進合作、共同發展的橋梁。

  發展事業與弘揚精神結合,做宋慶齡精神的時代踐行者。宋慶齡思想和精神,是我會得以長期發展壯大的前提和基礎。30年來,宋慶齡精神及改革開放的時代深深地影響並造就了我會事業的發展。我們始終注重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研究宣傳宋慶齡思想和精神的精髓,挖掘其重要學術價值和人文價值,更好地服務於新的時代;注重研究宣傳宋慶齡關於對外交流、兒童教育和慈善福利的思想和實踐,引領和指導我會事業發展;注重宋慶齡思想和精神在各項工作中的體現和運用,在實踐中不斷賦予宋慶齡精神時代內涵。

  我會先後在國內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地以及美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舉辦孫中山、宋慶齡相關展覽,以展覽促進傳播、推動交流。去年在俄羅斯舉辦的“友誼之路孫中山、宋慶齡與俄國”展,我駐俄大使稱之為中俄“雙邊關係中的重要交往”;在臺舉辦的“精誠篤愛孫中山與宋慶齡文物特展”,馬英九、吳伯雄先後前來參觀,其意義和影響遠遠超過了展覽本身。結合“未來工程”、“母嬰平安”項目的實施,持續開展宋慶齡精神進校園、進醫院、進社區活動,創新發展宋慶齡生前倡導的“小先生”社會實踐活動……讓宋慶齡精神通過這些項目與活動深入人心、與時代同行,在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彰顯更大價值。

  堅持改革創新,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為推進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與時俱進加強自身建設,夯實事業穩健發展基礎。讓基金會和其所從事的事業一起不斷發展壯大,是我會加強自身建設的根本要義,也是我會持續發展宋慶齡事業的根本保障。

  我們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和程式,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理事會制度,確立了開門辦會和依法治會的工作方針。先後召開了六屆理事會,5次修訂章程,與時俱進地明確我會宗旨任務、事業領域和工作方位,不斷健全完善組織機構,為理事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努力建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理事隊伍和幹部隊伍,為基金會事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30年來,先後有600多位關心支援我會各項事業的海內外社會各界人士曾擔任我會理事,通過各種方式為我會事業發展獻計出力。

  我會從2001年四屆一次理事會開始確立制訂五年發展規劃綱要的機制,提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基金會的奮鬥目標。去年9月召開的六屆一次理事會,審議通過了我會《2011至2015年發展規劃綱要》,對基金會的奮鬥目標進行了豐富和細化,提出了建設“特色鮮明、作用突出、運作規範”的基金會的階段性目標。

  創新思路推動實體建設,探求可持續發展之路。事業的發展總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更廣闊而深遠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建會以來,在以什麼樣的發展方式、走怎樣的發展道路推進宋慶齡的未竟事業方面,我們一直在不斷學習、探索和實踐。

  宋慶齡生前曾指出:“除了一些緊急事情外,我們是要把事情從基礎做起的。我們要創辦和維持一些可以自給自足的工作計劃,這就是我們的指導方針”。按照這一原則,在歷屆領導班子的不懈努力下,近年來,我們重新啟動了小平同志生前倡議建設的“宋慶齡兒童科學公園”項目。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的支援下,該項目在2011年5月26日終於以“中國少年兒童科技培訓基地”的名稱,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立項。最近,規劃設計方案已獲北京市批准。主要內容包括:國際青少年交流中心、兒童活動體驗中心、宋慶齡學前教育中心、孫中山宋慶齡研究中心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等。目前中國少年兒童科技培訓基地的設計、監理、勘察、施工招標工作已全面展開。

  我們還以基地項目建設為契機,落實胡啟立主席提出的“一會兩制三條戰線”、轉變發展方式、實行戰略轉型的構想,努力突破發展瓶頸,激活發展潛力、積聚發展後勁。圍繞基地項目良性迴圈和可持續發展,提出通過興辦實體壯大自身發展實力,以更加積極主動地發展宋慶齡事業、更好地為婦女兒童服務的發展思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精神,明確以基地為核心興辦實體的基本原則,把企業經營與公益活動嚴格分開。倡導直屬事業單位多方式實現反哺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目標,強化公益屬性,不斷提高公益服務水準。目前,以人民團體、公益慈善事業和經濟實體建設為基本組成部分的事業發展體系正在建設之中。

  30年辛勤耕耘,30年春華秋實。30年的艱辛探索,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要達到繼承發展宋慶齡精神和事業的要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堅信,經受了時代考驗和歲月洗禮,在未來的日子裏,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將做出無愧於宋慶齡偉大、光輝名字的更大貢獻!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