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王大珩:星光熠熠一世緣

時間:2011-07-25 15:46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星光熠熠一世緣——悼念長春理工大學創始人王大珩先生

  一顆巨星隕落,劃過天際時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老校長王大珩先生與世長辭,帶給全校無盡哀傷,但其“盡瘁報國,博大精專,求實創新,虛懷若谷”的科學精神、為學校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卻如一束熠熠閃爍的光芒,照亮長春理工大學人前行的道路。

  滿懷發展祖國光學事業的崇高信念創建學校

  1958年,毛主席、周總理向全國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在這種精神鼓舞下,很快一所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王大珩領銜的,光學為主、光機電相結合的理工科大學——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在新中國的光學基地吉林省長春市誕生了。王大珩院士擔任第一任院長。在主持工作的7年時間裏,他不僅為學校確立了“教學、科研、生産”相結合的辦學思想,主持制定了專業佈局、教學計劃、培養目標和發展規劃,而且在科研任務十分繁重的情況下,親自為學生上課、指導畢業論文。在他的帶領下,全校師生員工因陋就簡,勤儉辦學,使新成立的學校越辦越好,《光明日報》和《吉林日報》都曾予以長篇報道。

  1962年,國家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調整,王大珩院士縱觀國內外光學事業發展的前景,認為有必要保留這樣一所光電特色突出的高等學校。他先後向吉林省委和中國科學院請示,又親筆致函國家領導人急切陳情。最終學院得以倖存,並且成為1958年長春市創辦起來的十余所大學中唯一保留下來的學校,也是中國科學院辦學保留下來的兩所大學之一。

  滿腔熱忱支援學校每一步發展

  1979年,王大珩院士受聘為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在他的領導下,1981年,學校成為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90年代初,學校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時,王大珩院士在親自來校了解科研實力、邀請權威專家論證後,正式向總裝備部領導遞交推薦信,經過上級機關與專家6項考核,最終獲得批准並得到了較高評價。此後,王大珩院士又向國家推薦在我校設立軍用光學博士學位點和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均獲成功。2005年,王大珩院士致函吉林省委、省政府,建議對我校“光學工程”重點學科予以支援。吉林省委、省政府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專門投資3000萬元資金用於“光學工程”重點學科建設,確保了我校“光學工程”的學科優勢和在國內光學領域的重要地位。

  在離開學校的40多年裏,王大珩院士多次回校參加重大活動和探訪,親眼目睹了學校從一個單科性院校發展成為多科性大學的過程。1987年,他欣然受聘為學校名譽校長。1988年,他在建校30週年時為學校題詞:“三十而立,繼往開來,發揚艱苦創業傳統,培養現代科技人才”。1998年,他在建校40週年時再次為學校題詞:“發揚專業特色優勢,教研並舉;面向現代建設需要,人才輩出”,又以“二十一世紀,大有作為”為題為全校師生作了3個多小時的學術報告。2002年,在學校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之際,王大珩院士給學校發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表達老校長對學校的關注之情和欣慰之意。由他親筆題寫的校名醒目地鐫刻在學校的大門上,激勵著全校師生不懈進取,奮力拼搏。2004年,學校向師生員工發出捐獻圖書的倡議,王大珩院士得知消息後,主動為學校捐獻了各類圖書3000多冊。2005年,90歲高齡的王大珩院士借來長春參加國際光學學會年會之機回學校視察,並親自為全校師生作報告,殷切勉勵大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推進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建設全人類美好的世界作為根本任務。2008年,在學校舉行建校50週年慶典時,王大珩院士揮毫潑墨寫下了“實踐求是,審時度勢,傳承辟新,尋優勇進”的殷殷囑託,並在學校設立了100萬元的王大珩獎學基金。2008年,王大珩院士還給教育部撰寫推薦信,推薦學校申報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産業相關本科新專業——“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該專業于2010年獲得批准。在王大珩院士與長春理工大學的點滴往事之中,處處體現著老科學家對光學事業的熱愛之情,飽含著老校長對光學事業發展、對全校師生的深切期望之意。

  50余載不了的情緣,王大珩的名字和長春理工大學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成為學校歷史上永不褪色的記憶。在王大珩院士的關懷和幫助下,今天的長春理工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光電技術為特色,光、機、電、算、材相結合為優勢,工、理、文、經、管、法協調發展的吉林省重點大學。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學校師生將永遠銘記老校長王大珩院士的深情囑託,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向著“國內先進、國際知名”的高水準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 (作者于佩學 于化東分別為長春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編輯:楊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