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支教老師教學生們玩“茶壺遊戲”。杜鵬 王博攝
淅淅瀝瀝的小雨、依依惜別的熱淚。7月29日16時許,來自臺灣師範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的27名兩岸大學生與邯鄲磁縣200余名中學生深情話別。
7月25日,作為“第二屆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活動地之一,磁縣迎來了這些青年學生。以“下鄉課輔”、“服務學習”為目的,他們分別在磁縣來村中學、磁縣光祿鎮第二中學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課堂教學。
兩岸大學生尤其是來自臺灣的大學生的授課引起當地學生們的極大興趣。語調柔柔的臺灣普通話、黑板上的繁體字——— 臺灣老師在學生們眼中,既熟悉又有些許陌生。
“課程設計很有臺灣特色”
“哦耶!”
7月29日上午,磁縣來村中學初二一班的教室裏忽然傳出一陣學生們的歡呼聲。
記者被遠遠都能感受到的熱鬧氛圍所吸引,悄悄走進了這間教室。
“輪到第四組的同學了!”
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兩名支教女大學生林孟君與金宣竹正站在講臺上。班上一個女同學跑上講臺,抱起一個紙糊的大骰子拋了起來。原來,支教老師正帶著全班同學分組“做遊戲”。“是五個點,就要走五步哦!”看清紙骰子的點數後,林孟君指著黑板上已經畫好的圓環形棋盤,將第四組的標誌向前移動,“到答題的地方了!”
金宣竹在黑板上寫出一道求解的方程式,“搶答開始!”
教室立刻安靜下來,學生們緊張演算著。“有答案了!”第三組的一名男生大聲地説出了答案。“這可不是一場簡單的集體遊戲,而是以‘大富翁’遊戲為形式的數學課。”臺灣師範大學支教學生的帶隊老師孟繁琳悄悄説。
7月25日,作為“第二屆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活動地之一,邯鄲磁縣迎來了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20名青年學生,他們與7名北京清華大學學生一起,在磁縣來村中學、磁縣光祿鎮第二中學進行為期一週的支教活動。“這是我們首次迎來來自海峽兩岸的支教學生。”磁縣縣委書記李德進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來村中學和光祿鎮第二中學作為支教點,也是希望兩岸的教育交流能夠為較為偏遠、相對封閉的農村中學提供打開大門、了解世界的機會。“像這樣借鑒棋牌類遊戲的教學方式,是為了讓孩子們在競賽中做題,增加他們的學習樂趣。”孟繁琳告訴記者,20名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專業背景多樣,涵蓋英語、地理、化學工程、教育、社教等十多個專業,“開設的課程也根據這些學生的專業背景設置,為了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知識。”“週二國文、文化、綜合、自然……”在磁縣來村中學、磁縣光祿鎮第二中學,記者看到每名學生手中都有一份這樣的課程表。“一週共安排了七門26節課。”孟繁琳特意告訴記者,與當地學生原來的課程表不同的是,這一週的課程表上還顯示著每節課的授課內容,如綜合課標明講授土風舞和繪本、自然課標明講授巴克球和平衡鳥……“這些授課內容中的有些詞彙在大陸並不常見。”記者不禁有些擔心對課程的陌生感會影響教學效果。“為了讓當地孩子們更多地了解臺灣,所以課程設計很有臺灣特色。”孟繁琳説,“如土風舞是一種活潑奔放的國際舞,在臺灣,很多大學都開設了土風舞的選修課;文化課則由多位老師介紹自己的家鄉,讓學生了解臺灣幾座著名城市的衣食住行。”
“臺灣老師的教學模式讓我們深受啟發”
“要下課了,我們一起來做‘愛的鼓勵’好不好?預備……起!”
7月29日上午10時許,在離磁縣縣城約十公里遠的光祿鎮第二中學,一堂英語課即將結束,在臺灣師範大學的孔令新老師的指揮下,學生們一邊整齊地鼓掌,一邊發出響亮的“1、2、3……3、2、1……嘿!”的聲音。
“課堂教學特別借鑒了一些臺灣中小學夏令營的授課模式。”孔令新告訴記者,與臺灣中學生相比,大陸學生非常乖,但往往不夠活躍,設計這樣的互動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放開”。
“在臺灣的課堂上,學生們很鬧,坐不住,他們普遍樂於表現自己,毫不拘束。”在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學生金宣竹的眼裏,對兩岸學生的不同表現並不能簡單、籠統地評價孰好孰壞,“而是要根據教學的最終效果進行客觀評價。”“臺灣教育中強調的互動理唸有利於釋放學生活潑開朗的天性。”在兩岸學生支教磁縣的一週裏,磁縣教育局副局長陳文有幾乎每天都坐在課堂裏,臺灣學生的施教方式、當地學生的課堂表現,陳文有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臺灣來的老師講課太有趣了!我們可以一邊玩一邊學!”別開生面的教學讓光祿鎮第二中學初三年級學生趙欣欣十分興奮。“臺灣老師的教學模式也讓我們開闊了眼界,深受啟發:師生之間應實現充分的互動,這會讓學生和老師都成為課堂的主體。”光祿鎮第二中學教師劉海林説,“要想課堂互動得好,就需要教師花更多的精力研究,在每一個互動環節都需要下功夫去設計。”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光祿鎮第二中學的王紅新每天都來觀摩兩岸學子的教學,有這樣兩個片段使他印象深刻。“有一次,班裏有一名學生沒穿校服,他非常沮喪,總躲在角落裏,不願參與課堂遊戲。臺灣老師主動走到他身邊,笑著告訴他,‘沒關係,老師和同學們都不會在意’,拉他加入到遊戲中,學生很快就重新活躍起來。前天,有一名臺灣老師竟然毫不在意地跪在學生的課桌前給他講解題目,顯得既親切又耐心。”王紅新説,“只有真正做到尊重每一名學生,關愛每一名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
前不久剛剛結束臺灣地區支教任務的北京清華大學學生張書錨對兩岸教育的不同之處也有切身體會,“從日常的教學方式上來看,兩岸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臺灣同學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以及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效果確實很好。”
“我第一次感到兩岸文化如此貼合”
在一節文化課上,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張凱築用粉筆寫板書時犯了難。
當她在黑板上寫下“體驗”二字的繁體字時,不認識繁體字的學生們好奇地望著黑板,這時,在一旁助教的北京清華大學學生賈曉龍快步走上講臺,將“體驗”由繁體字改寫成簡體字。
“這幾天,北京清華大學的同學總幫我們寫簡體字板書,避免了很多尷尬。”張凱築説。
首次帶學生到大陸的孟繁琳笑著説:“其實除了文字書寫方面的差異,兩岸大學生在語言交流、生活習慣等其他方面都一樣,我第一次感受到兩岸的文化如此貼合。”
為了在教學中增加彼此的認同感,臺灣大學生們特意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加入中華文化符號。林孟君説:“我給班裏的八個小組起名字,當提到‘中華龍’這個名字時,每個小組都爭著要。他們説,中國人就要做中華龍!”
臺灣學子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與認同讓北京清華大學學生馬建銓也感觸頗深:“前不久,我在臺灣支教時認識了一名臺灣中學生,他對中國古代宮殿很感興趣,他從未來過北京故宮,卻能説出故宮裏每一座宮殿的名字!”“女媧補天”的神話在兩岸分別有著怎樣的傳承?
臺灣地區“炮轟邯鄲爺”的民俗從何而來?“馬”姓如何起源?
李德進還清楚記得,在兩岸青年座談會上,自己提出的三個有關中華文化的問題引發了臺灣青年的極大興趣。“他們對中華文化有較為深入的了解,也希望為兩岸文化交流作出貢獻。”李德進期待著臺灣青年能將中華文化繼續守護、傳承下去。“讓世界多點期盼,需要你和我的愛,你我都一樣,同呼喚燦爛輝煌的未來。”唱著此次活動的主題曲《讓世界多點愛》,帶著與磁縣中學生的不捨情誼,27名兩岸大學生離開磁縣奔赴河南安陽參觀甲骨文博物館。“以教育為媒介,一週的支教活動、五天的課堂教學讓我們感受到兩岸的血脈情深!”兩岸青年學子們異口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