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何鏡堂解析中國館設計方案

時間:2007-12-21 10:50   來源:新民網

  英國倫敦的水晶宮,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原子球館……都是歷屆世博會為舉辦地留下的標誌性建築。黃浦江畔,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留下怎樣的建築呢?

  07年12月18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正式開工建造,中國館的設計方案——東方之冠,也首度公布於眾。“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中國館聯合設計團隊總負責人兼總建築師何鏡堂院士昨天在開工現場講述了中國館的設計理念,豐富多元的中國元素為中國館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全球華人拿出344件方案

  中國館是中華智慧的結晶。今年4月25日,中國館建築方案向全球華人公開徵集公告一齣,立刻得到積極響應。截至6月15日,共收到344件應徵方案,經過層層篩選,最有衝擊力的3件作品脫穎而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很難用一個具象來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須從總體意象上提煉。”何鏡堂院士告訴記者。目前,這個綜合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清華安地建築設計公司和上海建築設計院各家方案之長的中國館,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古”意“新”解透露新鮮氣息

  作為世博會主辦國建造的最重要展館之一,中國館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核心展示內容,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期盼。細細品味,中國館的設計方案中凝煉了眾多的中國元素。同時,這些傳統元素“古”意“新”解,透露出新鮮氣息——

  ■中國紅中國館大面積地採用大氣、沉穩的“故宮紅”作為建築物的主色調,色彩奪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體承天地中國館組成中,國家館和地區館的整體佈局隱喻天地交泰、萬物鹹亨,體現了東方哲學對“天”“地”關係的理解。國家館為“天”,如同雕塑高聳于上,宛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地區館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澤神州,富庶四方。

  國家館63米的絕對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這些中心對稱空間和地區館平坦延伸的空間,為人們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開放場所。而這種開放性、公共性,是國際建築設計中的重要理念。

  ■鬥冠造型國家館以整體大氣的鬥冠造型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文化要素。同時,傳統的曲線設計被拉直,層層出挑的主體造型顯示了現代工程技術的力度美與結構美。這種簡約化的裝飾線條,自然完成了傳統建築的當代表達。

  ■“規”“回”統一中國館的空間組合秩序由“規”與“回”兩部分組成,它們都源於中國傳統城市建築的原型。“規”源於傳統中國建築的儀式化空間。在象徵自然本質的中心對稱空間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從而使單個空間演變為有層次遞進感的空間序列,這正是故宮中空間秩序的由來。

  “回”源於傳統中國建築的非儀式化空間,用人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體驗賦予看似無序的自然山水以結構性的秩序,從而使自然空間昇華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華,這正是江南園林空間秩序之原由。中國館方案將這兩種模式融為一體,在國家館的中心對稱空間和地區館平坦延伸的空間之間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動。

  一方面承載著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一方面又要展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走在“古”意“新”風之間的中國館肩負著諸多“使命”。它能否成為黃浦江畔的又一個標誌性建築?或許時間會給出答案。

  (新民網)

  註釋:何鏡堂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家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