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孫中山足跡:7大城市辛亥遺跡串聯

時間:2011-09-01 16:26   來源:羊城晚報

  第3站:革命搖籃———廣州 

  廣州與孫中山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面對已衰敗不堪的大清王朝,康有為聯合各省文人發動“公車上書”,而孫中山等人試圖用另一種方式來改變這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他們先後策劃黃花崗起義等革命活動,到後來建立廣州國民政府,創辦軍校培養專業人才。廣州,不可不謂是國民革命的發源地,也是孫先生的革命搖籃。   

  值得一去 

  廣州的孫中山先生革命活動遺跡特多。首先當看中山紀念堂,紀念堂現已成為廣州最具標誌性建築之一。這座一座八角形古宮殿式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完美結合的典範。 

  海珠區的大元帥府也是不可錯過的緬懷之地,孫中山曾兩次在這裡建立大元帥府,除了有辦公室、會議室、臥室、無線電報室外,還有宋美齡曾經住過的小客房。而黃浦區辛亥革命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活動而建的一座專題紀念館,遊人穿梭于雕塑群中,定能感覺到辛亥革命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當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産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了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事幹部。舊址現存校門、孫中山紀念碑和他住過的房子、俱樂部、游泳池等遺址。軍校舊址于抗戰時被炸毀,1964年復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4站:首義之城———武漢 

  孫中山對武漢這個“首義之都”可謂情緣篤深,他將這座城市預定為革命成功後的“京兆區”,併為其未來的發展勾畫了美好的藍圖。 

  作為“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的首義之城,武漢擁有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起義門”、辛亥首義烈士祠、孫中山辛亥銅像、黎元洪墓等大批辛亥革命歷史遺跡。

  值得一去  

  據了解,目前,武漢市27處辛亥革命遺址修繕工作,除黃興銅像尚在施工外,其他項目均已完工,全部工作將於8月底完成。在這些革命遺跡中,最著名的有武昌起義軍湖北軍政府、孫中山銅像、辛亥革命首義烈士祠、孫中山先生紀念碑、起義門、蛇山炮臺等十八處,合稱為“辛亥首義十八景”。

  首義的槍聲首先在武昌紫陽湖畔湖北新軍工程8營的營房打響,這裡現在是湖北省總工會的機關所在地。營房已拆除,新修了發難處紀念碑和紀念亭。通過亭記的描述,你可以在心中想像當時的那一聲槍響。 

  出舊址,折向南行,是楚望臺和起義門。其中,起義門是辛亥革命的見證,不容錯過。起義門是武漢目前唯一的古城遺存,不少的城磚都刻著當年燒制者的名字。“到起義門找古磚,尋夢古老武昌城”,已經成為武漢旅遊的一個小樂趣。 

  今年武漢市政府更是斥鉅資籌備10月的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活動,9月底至10月,將開啟首義文化區、兩江四岸及武漢大道、沿江大道、臨江大道、武珞路等主要活動線路的景觀燈光,營造兩江四岸交相輝映、絢麗璀璨的江城美景。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