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的文藝鬥爭中,還非常突出的運用了“人物傳記”的表現形式,通過人物的介紹與論評,獲得了很大的宣傳效果。我們不能忽視當時文史工作者在這一方面投入的巨大勞動。用歷史教育了人民,宣傳了革命。
當時的作家們,在各種“白話報”上,編寫的白話傳記有:《黃帝傳》、《孔子傳》、《中國革命家陳涉傳》、《中國排外大英雄鄭成功傳》等,用淺近文言寫的《中國大俠張子房傳》、《為種流血文天祥傳》、《木蘭傳》等等,都是宣傳民族革命、愛國主義和武裝起義的。
很多文言傳記,是採用“史傳”的傳統形式。取材最多的,是明末清初和宋元之際的一些史實。因為這兩個時期的人物和事件,是能更密切的和革命運動聯繫起來的。黃節的《黃史列傳》,全稿就有一百八十篇之多。發表在《國粹學報》上,就有鄭思肖、謝翱、張煌言、廖燕、鄺露、陳子壯等不下二十篇。陳去病《明遺民錄》,發表的也有劉繼莊、顏習齋、申鳧盟等約三十篇。予向《遺民傳》,寫了梅花古衲(即畫家漸江)等。章太炎、田北湖等也都有所作。這還只是就登載最多的一個刊物説。這些傳記的寫作目的,就是要分別的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進行鞭撻清統治者,宣傳革命。
婦女刊物上也發表了不少傳記,如《女子世界》,就刊有潘小璜《中國女劍俠紅線聶隱娘傳》、亞廬《女雄談屑》、大我《女魂》等篇。咀雪廬主人更寫了專冊《祖國女界偉人傳》(1906),使“知祖國女界素多偉人”,不必只“醉心蘇菲(亞),稽首羅蘭(夫人)”。後來他還續編了《祖國女界文豪譜》(1909),書前有插圖三十六幅。
又出版了一些單行冊子。如《鄭成功傳》、《臺灣開創鄭成功》,是屬於歷史範圍的。如《鄒容》、《沈藎》、《吳樾》、《秋瑾》、《徐錫麟》、《孫逸仙》,是屬於當時革命範圍的。如《西太后》、《清秘史》等,目的卻在於揭露清統治者的醜惡。
還有些關於民族歷史的專著,如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陶成章《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陳春生《滿清二百年來失地記》、恨海《亡國慘記》等。採取筆記、隨筆形式述錄的,如《澄心樓史界拾遺錄》、《龍禪室摭剩》、《漢遺史談屑》、《窗雞話剩》、《涓涓談》、《雙梧軒筆記》。無論篇幅長短,史實文辭,都很能吸引讀者,並激發讀者的革命熱情。這也都是與傳記有關的。至於譯述有關的外國傳記,數量也很多。
總之,傳記文學的發展,在當時,幾乎成為絕大多數革命刊物不可缺少的部門。採用這樣文學形式來宣傳革命,也正適應了民族革命和愛國主義宣傳工作的需要。即使在某些篇章裏,思想認識上還存在著問題,如強調費貞娥、霍夫人,罵李自成為“賊”等等,但整體的説來,這種文學形式能得到發展的機會,對革命發揮作用,不能不説是辛亥革命文藝陣線方面的一種突出成就。(阿英) (原載于1961.11.10《人民日報》)
(來源:人民網)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