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鼎(1878-1911),字叔明,化名馬整合。四川榮縣城關鎮人。幼入私塾讀書,喜文史,崇敬民族英雄,隨父習武,擅長劍術。
1900年,聞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悲憤至極。《辛醜條約》簽訂後,他認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必須推翻清王朝統治。
1907年,在川南地區秘密組織“東山會黨”,進行反帝反清革命活動。
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1月,同革命黨入李子徐等,在川南地區聚集民軍200余人,與熊克武、廖騰霄密定,16日進攻叔府。軍至屏山附近與清軍遭遇,激戰終日,彈盡援絕而失敗。羅遂化名馬整合,潛往隆昌、自流井一帶活動。28日,在自流井與王天傑密議,重整隊伍,再行起義。事泄,被清政府通緝,查封羅家商號,沒收全部家産,兄弟外逃避難,父、祖相繼含恨去世。
1910年2月,羅與熊克武、張培爵等活動於敘府、重慶等地,後與謝持在川黔邊創辦川南水利畜牧公司,作為革命黨人聯絡點。
1911年,應黃興電召,秘密組織人員赴廣州參加起義。途中聞起義失敗,遂率眾回川,經赤水與清軍苦戰.消滅大部分清軍後隻身回渝。
四川保路事起,10月下旬,奉命去貴州仁懷縣召集舊部,率起義軍挺進川甫,與黨人王煥卿、韓碩生等領導的民軍會合,公推羅為川南一帶民軍統領,統一指揮,先後攻克江安、敘永、古宋、古藺等縣,建立革命政權。
11月下旬,羅鼎受蜀軍政府派遣,赴川南各地視察獨立情況,深知古藺宣佈獨立後,軍政大權為原清巡防軍管帶李曉清獨攬、無一黨人參政。地方惡霸與李狼狽為奸,為非作歹,遂于12月6日至古藺縣城。李曉清表面歡迎,虛與委蛇,將羅與隨行工作人員安排在城內關帝廟內住宿,隨帶士兵安排駐城外。當日羅約集地方人士集會,申言軍政大權集于一身,不合孫小山制定的軍政、民政分掌之政綱,要李揮一去一,李表示“贊同”。會後.李密令親信哨官鋇兵1隊,于l2月7日(農曆十月十七日)拂曉,包圍羅等住處,向羅開槍射擊,羅鼎中7彈當場犧牲,時年33歲。
1912年3月18日蜀軍政府頒布羅鼎為烈士。羅靈摳護送回鄉後,縣人舉行追悼大會。烈士遺體破葬天慶山。1946年春,遷葬北郊烈士陵園,在重慶參加完政治協商會議,在周恩來副官顏泰龍陪同下回鄉的吳玉章主持遷葬儀式並講了話。
附:羅啟明《羅叔明先烈》
羅鼎,字叔明,四川省榮縣城關人,光緒年間住河街皂角巷(現河街46號院內),生於光緒三年(1878年),出身在五世同堂的大家族裏,兄妹六人,叔明排行在四。少年時,隨父習武,擅長劍術,從小養成剛毅、爽朗的性格。除習武外、在祖父開辦的學堂讀書。空閒時,父輩們經常談論清王朝宮庭奢侈豪華,大臣們爾虞我詐,帝國主義列強,利用不平等條約所得的特權,在中國進行無情的經濟掠奪,欺壓和奴役中國人民。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官吏重重剝削,土豪劣紳.互相勾結,人民災難深重,掙紮在死亡線上,父輩們的義憤,給羅叔明心地裏播下對清王朝仇恨的種子。羅氏家族,在他祖父羅東成的統率下,經營的生意興隆,在河街饒家橋(火神廟對門,現水泵廠一車間地址)開設銀貿莊,衣莊,又在河街現46號店堂,開設紙資鋪。叔明青年時期在成都讀書,在此期間,他結識了許多思想進步的青年,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對統治中國人民的清政府的政治衰敗,財政危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使中國喪失了獨立的地位,加上外國資本主義越來越猛烈的衝擊,使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日益解體,農民、手工業者大量破産,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月益加劇,廣大人民遭到殘暴的政治壓迫與沉重的經濟負擔,迫使人民群眾起來反杭,他認識到只有結束清王朝的統冶,中國人民才有出路。清王朝的腐朽,和義和團運動,為叔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
特別是庚子年,光緒二十六乍(1900年),叔明獲悉八國聯軍侵入中國領土,由於清軍腐朽,一觸即潰,光緒二十六年七月十九日,(1900年8月13日),侵略軍抵近北京時,慈禧攜帶光緒,文武百官倉促逃離北京,一夜之間,侵路軍進城,大肆燒係擄掠,從京津之間,遇人就殺,遇房就燒,使九十萬人無家可歸,侵略軍所到之處,街上屍體狼籍。慈禧為了保住她的統治地位。出賣民族利益,接受侵略國提出的任何要求,在京簽訂了賣國的《辛醜條約》,“庚子賠款”項,已是帝國主義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絞索,清主朝為付清十億兩白銀的鉅款,並下令強迫各省每年攤派二千方兩。叔明在庚子後對清王朝的腐敗,喪權辱因,出賣民族利益,痛不欲生,他激昂地説:“華夏子孫,豈忍列強淩辱,民族興亡,匹夫有責,雪國恥,不惜滿腔熱血,乃叔明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