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樂安孫氏家廟

  時間:2006-05-23 16:44    來源:     
 
 

 

  樂安孫氏家廟——永春玉塘樂安孫氏家廟是由大宗、小宗兩座組成的,坐落在五里街鎮華岩村崇賢路畔,門對巍巍大鵬山,背傍滔滔桃溪水。

  家廟肇建於明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歷代有修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修葺一新,飛檐翹脊,富麗堂皇。由凹鬥門、天井、祀廳組成,抬梁穿鬥混合式結構,有廳柱的石珠浮雕“牡丹”、“梅花”等圖案多個。

  上皇敕賜“孫氏家廟”匾係明代遺物,“文魁”匾係清兵部侍郎吳士功為乾隆己卯舉人孫芳時立,“選魁”匾係清兵部侍郎徐繼畬為道光庚戌貢生孫承恩立。另有“文武科第”匾,褒揚孫芳時兄弟的“兄弟同榜”匾,褒揚孫士瀾父子進士的“科第蟬聯”匾,都在近幾十年散佚。

  如今,家廟前的精美照墻已毀,多達數十孔的兩排旗桿石僅存殘部。原三進的兩座家廟祠宇皆僅存兩進,並繪有門神,門皆按“官門”尺寸設置,建築面積一為235平方米,一為450平方米。

  據族譜載,惠安、永春樂安孫氏是戰國時期齊景公封田書于樂安,賜姓孫氏,故以“樂安”為燈號。田書先世本是陳完,陳完先世本是胡公滿,是舜帝之裔。孫書的後人有孫武、孫臏,都是著名軍事家。傳至孫權而主東吳,至孫平諭入閩居泉州,為入閩始祖。其二至五世為宣撫賜謚清敏、資政賜謚端獻、班尉賜謚文毅、侍郎賜謚恭濁,皆宋室重臣。

  孫氏因宋亡而不仕元,始於五世侍郎諱嘉發字仲吉(1198年-1279年)。他是南宋進士,官禮部左侍郎,誥授通奉大夫,由晉江開基惠安埔塘(今張坂鎮玉塘村),成惠安、永春孫氏始祖。故祠聯曰:“東海表大儒,詩禮名家,舊望曾推唐譜牒;南朝崇碩輔,弟昆報國,新封猶溯宋衣冠。”

  從孫嘉安到入永春始祖的直線傳衍是:嘉安、觀喜、重賢、仁甫、一秀、濟川、渠生(從惠安玉超楊宅分居惠安張坂埕邊)、恭祖、懷珍、榮甫、鳳翔、金州(郡試旅寓泉州文山徐家)、一申。

  十七世孫一申,字會文,號我瑞,贈武翼大夫,于明熹宗天啟三年(1623年)卜宅永春,生子烏娘、貴娘,一申成為永春始祖。烏娘,諱夏彝,字天霖,號蒼雨,受敕封修職佐郎;貴娘,諱夏瑚,字天鹹,號醇宇,誥封武德將軍,倡建玉塘祖祠,遺存至今。裔孫承前啟後,詩禮傳家,文物衣冠,榮褒忠臣名宦、孝子鄉賢,成名;歲貢、拔貢、捐貢、加貢、出貢、例貢、副貢9名;太學生36名;庠生、廩生、增廣生37名;吏員考授10名;誥授3名,誥贈6名,誥封6名;敕贈10名,敕授10名,敕封10名;例授5名,例贈6名,例封8名,例貝也贈、疊贈21名。所以有祠聯曰:“派衍玉塘,祖德宗功,勿負書樓綿世澤;支分桃水,孫謀子燕,尚摩雪案振家聲。”

  其中,十九世士濟,諱潮,字禎侯,號寧庵,是清康熙甲申(1704年)歲貢,敕授修職佐郎;士灝,諱臺,字瀚侯,號靜庵,是乾隆辛酉(1741年)歲貢,例授修職佐郎;士洙,諱滿,字聖侯,號魯齋,是康熙丙寅(1696)拔貢,敕授修職郎;士瀾,諱周,字汜侯,號海若,是康熙丁卯(1687)武舉人,戊辰(1688)武士,殿試三甲第19名,任浙江溫州鎮標遊擊署寧波參將,以徵叛逆入緬甸有軍功,誥授武德將軍。二十三世孫人鳳,諱朝陽,字中永,號共亭,敕贈宣德郎,同治八年(1869)奉旨旌表而建孝子坊。故祠聯曰:“忠臣遺祀肅馨室,孝子流輝隆廟宇。”由於孫士瀾父子皆是武進士,孫芳時兄弟同榜文舉人,故祠聯雲:“科第慶蟬聯,龍虎榜中兒繼父;功名欣鵲起,賢良書上弟並昆。”

  孫氏歷來被尊為五里街七境十三柱之首,稱為龍柱。現永春孫氏有3000余人,近半分佈五洲四海,自十九世起的昭穆輩序為:“侯伯子男永世顯,易書詩禮傳家長;文謨武烈成嘉會,尊祖敬宗啟泰元。”它作為祠聯刻在祀廳大柱。現在惠安、永春及臺灣的孫氏族人都同此昭穆輩序,永春已傳至三十一世“家”字輩。

  孫氏現存清同治版族譜一部,還有十八世貴娘(1627年~1707年)、十九世坦齋(1691~1731年)、二十世純樸(1708年~1743年)、二十五世雲師(1860~ 1924年)等四方墓誌銘。

(來源:中國古玩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