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調查和有關資料表明:大批臺灣政要祖籍在漳州

  時間:2007-07-26 10:03    來源:     
 
 

 

詔安太平鎮白葉村的陳氏宗祠

  儘管臺灣當局某些人出於搞"臺獨"的政治需要,千方百計拒絕"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大陸與臺灣自古就是同宗共祖、血脈相連的歷史印記是誰也無法抹去的!包括陳水扁在內的大批臺灣當局要人,其祖籍就在福建漳州。最近新華社半月談雜誌特派記者走訪了漳州。

  臺胞中有800萬人"根"在漳州

  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漳州,歷史上有大批漳州居民跨海移居臺灣,因而漳州成為廣大臺胞的主要祖籍地。資料表明,約有超過1/3的臺灣人口是漳州籍的後裔,臺灣同胞中有800萬人左右"根"在漳州。這裡麵包括臺灣當局現任領導人"總統"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現任"行政院長"遊錫堃、 "外交部副部長"高英茂等臺灣政要。現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原國民黨副主席林洋港、原"副總統"謝東閔等祖籍也在漳州。

  據有關人士介紹:臺灣前"行政院長"張俊雄、前"外交部長"簡又新、"體委會主任"林德福、"僑委會主委"張富美也自認祖籍漳州,只是因為尚沒有核對兩岸族譜,所以沒有正式對外  陳水滾老人講述陳氏去臺的歷史 宣佈。除此之外,現任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前"內政部長"張博雅、前"交通部長"葉菊蘭,現任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原"行政院長"蕭萬長等也都祖籍福建閩西、閩南漳州等地客家。

  陳水扁自認祖籍"詔安二都"

  漳州市的詔安縣是位於閩粵邊界的一座小城,古稱懷恩,自明朝嘉靖九年置縣,至今已有472年的歷史。 

   "詔安二都"是陳水扁自認的祖籍地。2000年臺灣地區競選所謂"總統"時,為了拉攏客家選票,陳水扁首次強調他的"客家本色"。他對客家人和詔安同鄉會宣稱:"我也是客家人,我也是詔安人,詔安二都的。"今年4月2日,他再次告訴媒體,他的祖籍是"福建詔安",並稱"如果有機會去大陸,可以回福建老家看一看。"

  所謂"二都",大多數的閩臺研究者考證認為,"二都"就是現在的詔安縣。越來越多的兩岸資料表明:今天的詔安太平鎮白葉村可能正是陳水扁的祖籍地。

  白葉村的星斗自然村是因有星斗樓而得名,這座半圓形的土樓約建於400年前,樓內至今居住著九戶人家。

  當地陳氏家族"族長"、星斗村的陳水滾老人説,陳水扁是唐代"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後裔。

  陳元光的第22代傳人陳元隆明末時曾當過江西的布政使,後覺得當官沒意思,回到詔安霞葛鎮隱居,死後就葬在霞葛,墓地今猶存。陳元隆的兒子分散居住在詔安的幾個村莊,其中的一個兒子來到白葉星斗村,成為星斗村的開基祖,從此,陳氏家族的一支就在這裡繁衍生息。200多年前,陳氏家族中有個叫陳烏的人離開星斗村到了臺灣,陳水扁可能就是陳烏的第九代孫(注:據查,當時有兩個叫"陳烏"的村民)。

  陳水滾老人説,俗話講 "樹高千尺不忘根",目前村裏的鄉親對陳水扁只有兩個期望:一是希望他崇德思源,以民族大義為重,以人民福祉為先,謀兩岸統一的前景;二是歡迎他能回鄉祭祖。

  呂秀蓮曾到南靖祭過祖

  漳州市南靖縣,歷來物産豐富,是中國"蘭花之鄉"、"蘆柑  呂氏族譜詳細記載兩岸宗親的血脈關係 之鄉"、"麻竹之鄉"。

  明清年代南靖縣有50多個姓氏、3600多人遷移臺灣,臺灣現在有100多萬人是南靖移民的後裔。靖臺兩地"語同音、歌同調、俗同風、食同好、文同源、祖同宗",文化習俗一脈相承。呂氏家族的發源地在今山西永濟蒲州鎮,由於北方戰亂,一部分呂氏子民為避戰亂,南遷至閩。大約500年前,他們定居於南靖書洋。

  臺灣桃園呂氏與南靖書洋田中呂氏同宗共祖。清朝康熙年間,南靖書洋田中龍潭樓呂氏子孫呂廷玉攜帶家眷渡海到臺灣謀生,後定居桃園縣,成為那裏呂氏家族的開基祖。200多年來,海峽兩岸的呂氏宗親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田中呂厝"芳園祠"曾多次維修,臺灣桃園的呂氏宗親每次都捐款資助。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探親以來,桃園呂氏宗親多次組團共280多人次回祖籍地尋根謁祖。呂秀蓮的胞兄呂傳勝先生就4次帶團回來。臺灣宗親捐贈人民幣50多萬元,幫助祖地維修龍潭樓、芳園祠,撰寫族譜建設公益事業。

  據呂氏族人披露:1990年8月29日,時任臺灣"民主人同盟"理事長的呂秀蓮曾經回到南靖縣書洋鎮田中村,面對祖先300多年前建起的宏偉建築,面對臺灣呂氏宗親血脈的源頭,呂秀蓮也曾感慨萬分地説:"我們呂氏先祖確實了不起"。 在一口古井前,呂秀蓮還親口對宗親們説:"我要喝一口故鄉的井水,這叫飲水思源"。遺憾的是,呂秀蓮後來竟出爾反爾,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點令呂氏鄉親大惑不解,也很痛心!

  65歲的呂讚春是書洋鎮呂氏宗親的"族長",受兩岸宗親的委託,他近年來忙於編撰呂氏族譜。他給記者展示了當年呂秀蓮寄給他為編撰族譜用的個人簡歷和來信。呂讚春老人説,同是一根生,還是歡迎她能再來探鄉祭祖,併為家鄉多作貢獻,為族人多造福,為兩岸往來暢通能多盡力。(新華網/半月談雜誌社特供)


(來源:人民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