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關羽出身姓氏小考

  時間:2006-11-01 12:57    來源:     
 
 


  在悠悠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史中,英雄豪傑、風流人物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除去沒有明文記載的上古時期不計,僅一部《二十四史》中,其人物的眾多,事件的離奇,事跡的傑出,過程的跌宕,都足已使人眼花繚亂,窮畢生精力也難以得窺全豹。然而,古往今來,從“陽春白雪”的秀才舉人進士、現代的學者專家,到“下裏巴人”的市井小民、現代的工農兵學商,若問起他/她最熟悉的歷史掌故、歷史事跡時,大多數人都會脫口而出:“是《三國演義》”。而一部《三國演義》中,最被作者刻意推崇和拔高的人物當屬關羽。這位被後世封為“忠義仁勇神聖大帝”的“武聖”,地位與“文聖”孔老夫子並駕齊驅。一千多年來,在神州大地、港澳臺三地乃至海外中國人的樓堂會館、中餐館中,香火最鼎盛、最沒有意識形態之爭的“保護神”當推“關帝爺”莫屬。

   一. 正史、演義中有關關羽的記載

  西晉陳壽所著的史書《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對關羽的記載為:“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當時的河東郡解縣位於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涿郡即今河北省涿縣,為劉備和張飛的家鄉。在這裡陳壽並沒有交待關羽為什麼要改長生為雲長,也沒有説是什麼原因迫使關羽要背井離鄉亡命涿郡。

  到了明代,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第一回關羽出場時讓他這樣自我介紹:“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淩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羅貫中在這裡參照了陳壽的説法,卻特意加上了“因本處勢豪倚勢淩人,被吾殺了”一句。此句明明是意有所指,卻又語焉不詳。這一説法又從何而來?羅大師也沒有詳細交待。

  人一旦被奉為神,有關他的一切就不再是“棄履”,而是人人津津樂道、打破砂鍋也要問到底的大事了。既然正史和“準正史”的“演義”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關老爺的出身這一重大歷史懸案,留下了一段歷史空白,歷代文人墨客和民間説書人中“關大帝”的鐵桿“粉絲”們,當然不能容忍讓一個來路不明的殺人犯充當自己崇拜的偶像,他們義不容辭地肩負起解開關老爺的出身這個歷史懸案的重任。古代雖沒有專門盯名人梢的“狗仔隊”,但“關大帝”的“粉絲”們“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精神,一點也不比現代的“狗仔神探”們遜色。即使找不到有關關老爺出身的蛛絲馬跡,發揮點“正常”的想像力也是挺不錯的。
  

二. 民間“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尋找、想像和發揮

  元代出自民間藝人之手的中國最早的平話小説《三國志平話》這樣描寫關羽:“話説一人,姓關名羽,字雲長,乃平陽蒲州解良人也。生得神眉鳳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長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傳》。觀亂臣賊子傳,便生怒惡。因本縣官員貪財好賄,酷害黎民,將縣令殺了,亡命逃遁,前往涿郡。”這裡所説的殺了貪贓的縣令,其實並沒有歷史根據,純屬作者的想像之詞,卻拔高了關羽的正義形象。

  在元人寫的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裏,關羽的這個殺官故事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該雜劇説,關羽“曾把黃公三略讀(指黃石公的三卷兵書),數年久困在鄉間。”可見關羽是個熟讀兵書的人。該雜劇又説,關羽在家鄉時,當地有一個州官臧一貴,想趁天下大亂之際也起兵作反,自稱一路諸侯。聞聽關羽武藝過人,便命人將關羽請來共商大事。關羽到了州衙,聽説臧一貴要起兵反叛,心中大怒,一劍殺死臧一貴,逃到涿州。這裡,關羽的形象被進一步拔高,他殺的不再是豪強劣紳、貪贓的縣令,而是為匡扶漢室鋤姦反賊,更加大義凜然。

  民間藝人創作的另一個有關關羽的民間傳説被清代學者梁章巨收錄在《歸田瑣記》中。故事的大意是:關羽小時候力氣很大,經常惹禍,父母就把他關在後花園中。一天晚上關羽開窗而出,聽到有老者在哭泣。仔細詢問後才得知:本縣縣太爺的小舅子想強搶這位老者已有婚約的女兒為妾。關羽聞之大怒,拔劍衝入縣衙,把縣太爺和他的小舅子都殺了,然後亡命涿郡。途中在河邊洗臉時,發現臉竟然變成了棗紅色(不會是水污染吧?或者是藥物中毒。見注)。關羽的明星招牌臉“面如重棗”就是這樣得來的。《歸田瑣記》還説,關羽本來不姓關,只是在逃跑來到潼關時,指關為姓而來。這明顯是杜撰出來的。以前的舊京戲《斬熊虎》中,又説關羽本姓胡(這似乎與下面的“娶妻胡氏”有關聯),其原因也和《歸田瑣記》裏差不多。據説毛澤東也曾就關羽的真正姓氏問題請教過著名的歷史學家周谷城,可見民間傳説的影響力之大,流傳範圍之廣了。

  總的來説,從大多數的民間傳説來看,民間藝人們顯然更願意讓關羽與他們同屬一個社會階層,故關羽被他們描繪成農民、小商販的子弟,出身並不高貴,但是極富同情心和正義感。

  隨著關羽的名氣越來越大、封號越來越高,文人墨客們就想方設法要找出關羽的祖先。清代學者宋犖的《筠廊隨筆》中有一段記載説,清康熙十七年,解州有人在塔廟附近發現了關羽祖先的墓磚。墓磚上説,關羽的祖父名審,字問之;父親名毅,字道遠。于延熹三年(西元260年)生羽,娶妻胡氏,生子平。這塊墓磚其實誰也沒看見過,所以此説也毫無根據。

  俗話説“人怕出名豬怕壯”,關羽的出身姓氏和生平被文人墨客和民間藝人們翻來覆去地如此折騰,逐漸就面目全非了。其實,據現代考證,關羽出身寒微,只在家鄉呆了十九年。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蜀書》中,記述關羽生平的文字總共不到一千字,其中既有對關羽“隨先主週旋,不避艱險”、“威震華夏”的肯定,也有對其“剛而自恃”、“以短取敗”的批評。平心而論,關羽在歷史上只能算是一名普通的武將。《二十四史》中事跡相當甚或超過關羽的武將,不知凡幾。在河南某地的關帝廟,有雲關羽的一副對聯:“匹馬斬顏良,偏師擒于禁,威武震三軍,爵號亭侯公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喪孫權,頭顱行萬里,封稱大帝恥難消”。這是對關羽生平的最中肯評價和最佳寫照。

  關羽的威名遠播,主要得益於羅貫中。無數喜愛關羽的讀者,被羅貫中“騙”了整整四百年。

(來源:鳳凰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