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區越華路小東營5號(現門牌l5號),是一座佔地面積443平方米,四進深院落式的平房。其中前三進之間建有天井.而第三進與第四進之問隔著一條走巷,巷的東端有一扇小門通向小東營。這就是三 二九起義指揮部。l962年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宣統三年三月(1911年4月)是腐敗的滿清皇朝面臨著搖搖欲墜的時刻,革命的號角,正吹散著那黎明前的黑暗。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革命軍統籌部在香港召開重要會議.覺得經過數月來籌備已組成擁有800人的“選鋒”隊(敢死隊),在廣州設立秘密據點38處,省城內外及各省革命力量,亦已大致聯絡就緒.認為起義時機已成熟,決定於農曆三月十五日在廣州舉事。分十路進攻;趙聲、黃興為革命軍正副總司令。黃興也從香港秘密進人廣州,選擇了小東營5號為起義指揮部。因兩廣總督署(今省民政廳)距離小東營僅500米左右,而這次主攻目標就是兩廣總督署,從位置上有近攻速取之利。然而清廷自月初廣州將軍孚琦被同盟會員溫生才刺殺後,全城戒備森嚴;多數“選鋒”隊員及軍械未能按計劃從香港進入廣州,乃將起義時間改為三月二十八日。正要舉事時,旋因某據點手雷不慎爆炸而驚動清廷,於是兩廣總督張鳴歧更加緊全城戒嚴,收繳新軍(同盟會佔有一定人數之清軍)的槍械,氣氛相當緊張。黃興等立即進行緊急會議,堅持起義原定方針,改訂作戰計劃,定於次日立即舉事。
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下午,黃興親自率領130多名“選鋒”隊,臂纏白布為標誌,用海螺吹響進軍號,從小東營出發,迅速轟斃兩廣總督署門口衛兵,一舉攻入總督署;其他起義軍即分兵攻襲督練公所(今中山紀念堂)等處,展開全面進攻。因張鳴歧已預先逃匿,未能搜獲,便放火燒燬衙署。突然遭到張鳴歧與水軍提督李準的軍隊圍攻,由於實力懸殊.黃興等不得已退出總督署,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
在徹夜激戰中,革命軍因其他三路未能同時配合行動(一路為香港之“選鋒”隊,未能于起義前趕至,一路是胡毅生與陳炯明藉故逃出城外.一路是姚雨平因胡毅生之刁難,未領到槍械)。至使黃興所部孤軍作戰,寡不敵眾而陷於起義失敗。黃興、朱執
信等負傷後化裝脫險,很多同盟會員戰鬥至最後一息而壯烈犧牲。
在這次驚心動魄的起義中,英勇犧牲的革命黨人達l00余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風險,僅收殮得72位烈士屍首,安葬于城郊紅花崗(後改名黃花崗),故這次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後來潘達微在《平民報》上發表了題為《咨議局前新鬼錄,黃花崗上黨人碑》的文章,悼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革命黨人的英雄氣概,鼓舞了全國人民;為lO月10日武昌起義吹響了勝利的前奏。今天耳邊還依稀響蕩著兒時悼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英魂的一首歌曲:
“草色青青,堤柳絲長,春滿黃花崗。三十年來,烈士魂亡,載望紀功坊。憶昔鐵血灑沙場,萬古眾流芳。春風拂拂,旗幟飄揚,馨香來更香”。
1956年l0月.三 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業主李誦剛,遵照先父(愛國人士李章達先生)遺願,將此房屋捐獻給國家,辟為紀念館,展出這次起義的文物資料.供廣大遊人們參觀,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很好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