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蘇德戰場

  時間:2005-08-12 15:38    來源: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 莫斯科保衛戰 
 
   法國投降後,希特勒稱霸西歐大陸,威逼不列顛群島,不可一世。他認為實現他蓄謀已久的計劃、即建立法西斯德國在歐洲和全世界霸權的時候已經來到,而蘇聯則成了他稱霸歐洲和世界的主要障礙。因此,希特勒決定把其戰略重心由西方轉向東方,把侵略矛頭指向蘇聯。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發佈第21號指令,正式下達了代號為"巴巴羅薩"的侵蘇計劃。
  面對德寇咄咄逼人的氣勢,蘇聯並非毫無警覺。但是,考慮到自身應變措施還不夠充分,蘇聯希望盡可能避免或延緩蘇德關係的破裂,以便爭取更多的時間進行戰爭準備。為此目的,蘇聯極力表白自己的和平誠意,繼續遵照兩國貿易協定交貨,在報刊廣播上駁斥那些預告蘇德之間即將開戰的預言。
  希特勒見此情景,大為高興,急忙祭出他的看家法寶----閃電戰。1941年6月22日拂曉,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動用190個師、3500輛坦克、5000多架飛機,在從波羅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長的戰線上,向蘇聯大舉進攻。
  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德軍分三路進攻。北路直指十月革命的發祥地---列寧格勒;中路的目標是蘇聯首都莫斯科;南路則撲向盛産糧食、煤炭和石油的基輔、哈爾科夫和頓巴斯。
  戰爭初期,蘇聯嚴重失利。入侵後一個月,德軍佔領的蘇聯領土相當於法國領土的兩倍。
  在經歷了短暫的心理震蕩之後,蘇聯迅速採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6月30日成立了以史達林為首的國防委員會,掌握全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指揮權;8月8日成立了以史達林為最高統帥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在蘇聯共産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蘇聯軍民奮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逐步擺脫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
  在北方,德軍依仗優勢兵力,于8月開始對列寧格勒展開猛烈的圍攻。但是,無論是封鎖、饑餓、炮擊還是轟炸,都無法使列寧格勒人屈服。列寧格勒保衛戰堅持了900天,以德軍損失30萬兵力、狼狽逃竄而宣告結束。
  在中路,蘇軍在通往莫斯科的要衝斯摩梭斯克了會戰。雖然斯摩梭斯克于一個多月後失陷,但德軍卻喪失了25萬人,從而為蘇軍在莫斯科方面組織防禦和準備戰略預備隊贏得了時間。
  在南方,7-9月的基輔保衛戰和8-10月的敖得薩保衛戰,消耗了德軍大量的有生力量。
  希特勒在蘇軍的沉重打擊下只得把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他認為,攻佔莫斯科就能瓦解蘇聯軍民的鬥志,取得對蘇戰爭的完全勝利。
  10月2日,德軍出動35個師的兵力,對莫斯科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進攻。蘇軍在史達林的指揮下採取積極防禦的方針,不斷進行猛烈的反擊,消耗敵人有生力量。到10月底,德軍已疲憊不堪。
  11月中旬,德軍又以51個師的兵力,向莫斯科大舉進攻。12月1日,德軍發動總攻,遭到了蘇軍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儘管德軍偵察營已能望見克里姆林宮的尖頂,但德軍的全線攻勢還是被迫停頓。
  就在希特勒進退兩難、一籌莫展之際,蘇軍以100個師的強大兵力發起反攻擊。經過40天激烈的戰鬥,德軍向西潰退了150-300公里,損失了50多萬人。莫斯科保衛戰大獲全勝。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影響深遠。它給希特勒的囂張氣焰以沉重打擊,增強了蘇聯人民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信心,強有力地促進了歐洲各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與發展。

  1942年:史達林格勒會戰  

  1942年4月5日,德軍統帥部發佈了"第41號元首訓令",決定發動夏季攻勢,在北方佔領列寧格勒,在南方攻入高加索。為實現這一計劃,史達林格勒便成了德軍要攻佔的首要戰略目標。
  史達林格勒原名察裏津,人口60萬,坐落在伏爾加河彎曲部分的西岸,是蘇聯南方重要工業中心和南北交通的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攻佔史達林格勒,希特勒在600-700公里長的南線部署了約150萬兵力,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A集團軍指向高加索,下轄43個師,B集團軍分佈在史達林格勒南面的奧廖爾至哈爾科夫之間,下轄71個師,包括弗裏德里希?保盧斯麾下配有精銳裝甲師和步兵師的強大的第六軍團。 
  1942年5月20日,德軍攻佔刻赤半島。7月3日佔領察瓦斯托波爾和哈爾科夫。德軍還于6月28日從庫爾斯克、羅斯托河下游向伏爾加河和史達林格勒大舉進攻,蘇軍在奇爾河一帶展開抗擊,於是,規模巨大、曠日持久的史達林格勒會戰開始了。
  保盧斯的第六軍團8月19日強行渡過頓河,23日接近伏爾加河一帶,把蘇聯的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截為兩段。同時,德機每天出動上千架次,狂轟濫炸伏爾加河地區,史達林格勒受到嚴重威脅。蘇軍守衛部隊第62、63和64三個集團軍,在眾多支援部隊的配合下,進行了頑強抵抗。9月中旬,德軍從西南方向突破蘇軍防線,先頭部隊進逼伏爾加河畔;10月,德軍已攻佔史達林格勒大部分城區。蘇守衛部隊同德軍展開激烈巷戰,每天打退敵人一二十次衝鋒。此時德軍已士氣低落,精疲力竭,被迫逐步轉入防禦。由於戰線太長,兵力分散,德軍也未能打進高加索,只好屯兵于高山和堅城之下,陷於進退維谷的困境。
  1942年11月中旬,蘇最高統帥助理朱可夫將軍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將軍主持制訂了代號為"颶風"的反攻計劃。根據這一計劃,蘇軍的西南、頓河和史達林格勒三個方面軍及獨立的坦克軍團、機械化軍團、騎兵軍團,共100多萬人,配有野戰火炮和迫擊炮1.53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車979輛,作戰飛機1350架,完成了在頓河中游和史達林格勒四週的集結。11月19日,蘇軍開始反攻。當天,西南方面軍殲滅了羅馬尼亞第三軍團兩個縱隊,突破了敵軍的防禦,向西北推進。11月23日,西南方面軍解放了卡拉奇,與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會師,使頓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德軍第六軍團和第四坦克軍團中的22萬人陷入鉗形包圍圈。當天深夜,保盧斯向希特勒告急,請求允許他沿著頓河東南岸朝羅斯托夫突圍,以免"全軍覆沒"。但希特勒不僅指示不許撤退,而且嚴令頓河西岸的第六集團軍繼續東進。為挽回南方的敗局,希特勒加緊組建新的頓河集團軍群,並把埃裏希?馮?曼施泰因從列寧格勒前線調來擔任總司令。12月12日,曼施泰因命令德軍在史達林格勒西南面的科捷爾尼科沃沿著鐵路線發動攻勢,以幫助保盧斯的第六軍團突圍。
  為粉碎德軍的企圖,蘇軍最高統帥部于12月16日命令蘇軍向曼施泰因部隊的後側發動猛攻。蘇軍迅速殲滅了義大利第八軍團,12月19日解放了科捷爾尼科沃,使德方為第六軍團解圍的夢想完全破滅。1943年1月18日,蘇軍發動全線總攻擊,26日將德軍整個防線分割為南北兩部,31日消滅了南部德軍。2月2日,蘇軍在史達林格勒近郊消滅了北部德軍,俘虜了保盧斯等24名將領及其殘部9萬餘人。
  史達林格勒會戰結束後,蘇軍在南北各路反攻作戰中頻頻告捷,列寧格勒、頓河流域、北高加索等地的德軍相繼敗退。從此,蘇軍掌握了戰略主動權,這次會戰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捩點,也成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捩點。

  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

  蘇德戰場是二戰最主要的大戰場,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希特勒計劃在6周至2個月內擊潰蘇聯,指示德軍對蘇聯百姓絕不心慈手軟,凡有反抗者均槍決;對蘇聯紅軍中的政治委員和共産黨員高級軍官一經俘虜,立即槍斃。蘇聯軍民在二戰中死亡近2500萬人,佔二戰死亡總數的最大部分。蘇聯將此戰稱為“衛國戰爭”
  希特勒于1943年7月向蘇聯庫爾斯克地區調集了50個師的精銳部隊,包括17個裝甲師和3個摩托化師、總兵力達90萬人,近1萬門野戰火炮,2700輛坦克,2000架飛機,企圖重新奪得在蘇的進攻權。朱可夫採取以防禦來削弱和疲憊德軍,然後調集兵力轉入進攻的策略。蘇軍最終在庫爾斯克地域集結了260萬人的兵力,5萬多門火炮,8000輛坦克和6900余架飛機。
  德軍發動進攻的最好時間應是5月,此時蘇軍尚未調集足夠的裝甲兵力。但因德國的新型虎式、豹式坦克交貨遲誤,希特勒堅持要等到擁有足夠的新型坦克才發動攻擊。結果等到7月才決定攻擊,先利之機已經喪失殆盡。而虎式、豹式坦克雖然比蘇軍的坦克更具技術優勢,但新武器新故障難以一時熟悉掌握,在近戰中就被蘇軍的“老傢夥”T-34坦克老練地踢出局。
  7月5日淩晨,蘇軍搶先實施了炮火和航空兵的反擊,庫爾斯克大會戰開始了。由於受到蘇軍強有力的阻擊,德軍經過7晝夜才勉強向前推進不到40公里,十分疲憊。7月13日蘇軍調集總兵力22個合成集團軍、5個坦克集團軍、6個空軍集團軍,與德軍在普羅霍羅夫卡進行大規模的“坦克肉搏戰”。兩軍裝甲主力相遇後,很快就絞殺在一起。濃密的硝煙瀰漫了戰場,坦克行進和射擊揚起的沙塵更阻礙了兩軍的視野,兩軍的士兵也混雜在其中互相廝殺。炮聲、槍聲、爆炸聲、喊殺聲和哀號聲響成一片。坦克手僥倖的從燃燒的坦克裏爬出後,拿起步槍像步兵一樣的作戰,有時雙方的坦克手甚至用匕首肉搏。8個小時血戰後,德軍和蘇軍損失的坦克都超過350輛。 
   隨後德軍不斷支援,共投入了154萬人、16000門火炮以及5000輛坦克、5000架飛機。因英美聯軍7月10日在西西裏島登陸,義大利的形勢惡化,希特勒不得不在庫爾斯克收兵。一個多月的血戰,德軍被擊潰30個精銳師、殲滅50多萬人、繳獲和擊毀新式坦克1500輛、飛機3700架。庫爾斯克大會戰徹底粉碎了希特勒企圖再度攻佔莫斯科的妄想。德軍從此轉入全面戰略防禦,蘇軍則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前西德歷史學家格利茨説:“庫爾斯克大會戰對於德軍是致命危機的開端。” 

  1944年:蘇軍大反攻的十次突擊 

  1943年,蘇軍在列寧格勒、史達林格勒、北高加索、斯摩棱斯克、庫爾斯克和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地區重創德軍,奪取和鞏固了戰略主動權,戰場形勢發生了有利於蘇軍的根本變化。到1944年初,蘇軍已有足夠的兵力實施大規模的進攻。從1944年1月中旬開始,蘇軍從北起巴倫支海、南至黑海大約4500公里的戰線上,連續對德軍及其仆從軍實施了十次殲滅性打擊,這就是蘇聯衛國戰爭中著名的"十次突擊"。
  1944年1月14日至3月1日,蘇軍在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附近實施了第一次突擊,全殲德軍3個師,擊潰23個師,蘇軍西進220至280公里,使列寧格勒從德軍的長期圍困中徹底解脫出來。
  1月24日至4月17日,蘇軍在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實施了第二次突擊,粉碎德軍66個師,其中全殲10個師,解放了整個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蘇軍在400公里的正面上越過國境線,戰爭已開始轉移到蘇境外進行。在這次戰役中,蘇軍在整個德軍防線上打開了一個寬650公里、縱深450公里的巨大突破口,實現了衛國戰爭以來的第一次戰略突破。
  3月26日至5月12日,蘇軍在敖德薩地區和克裏米亞半島實施了第三次突擊。在敖德薩戰役中,蘇軍重創了德軍第六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于4月10日解放了敖德薩。在克裏米亞進攻戰役中,德第十七集團軍被殲滅,陸上損失10萬多人,海上損失4萬多人,並且幾乎損失了所有的裝備。第三次突擊以克裏米亞半島全部解放而告結束。
  6月10日至8月9日,蘇軍在卡累利阿地峽和南卡累利阿進攻芬蘭軍隊,被稱為第四次突擊。這次突擊的勝利進一步改變了蘇德戰場北翼的態勢,迫使芬蘭于9月初退出戰爭。9月19日,蘇、美、英、芬蘭政府代表在莫斯科簽定停戰協定。
  6月23日至8月29日,蘇軍實施第五次突擊,即著名的白俄羅斯戰役。蘇軍有4個方面軍參戰,共140萬人,德軍66個師,120萬人。在戰役第一階段中,蘇軍解放了白俄羅斯大部分領土;在第二階段中,蘇軍擊潰了德"中央"集團軍群,解放了白俄羅斯全境和立陶宛、拉脫維亞的部分領土。
  7月13日至8月29日,蘇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在烏克蘭西部和波蘭東南部實施了第六次突擊,並取得重大戰:擊潰德軍23個師,全殲13個師,解放了西烏克蘭和波蘭東南部,強渡了維斯瓦河,建立了巨大的登陸場,為在華沙至柏林方向上的進攻佔據了有利地位。這次突擊的一個特點是,充分發揮了快速部隊在進攻中的作用。
  8月20日至9月底,蘇軍在蘇、羅邊境地區和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境內進行了一次進攻戰役,即第七次突擊。在發起進攻後不久,蘇軍很快切斷了德第六集團軍和羅第三集團軍的聯繫,完成了對基什尼奧夫德軍18個師和羅第三集團軍的合圍。8月24日,羅新政府聲明脫離德國,退出侵略戰爭。從8月底至9月底一個月的時間內,蘇軍的主要任務是殲滅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境內的德軍。8月31日,蘇軍進入羅首都布加勒斯特,9月5日蘇聯向保加利亞宣戰。9月9日,保加利亞建立了新政府,並對德宣戰。9月15日,蘇軍進入索非亞,爾後蘇保軍隊聯合行動,于9月底肅清了保境內的德軍。
  9月14日至10月22日,蘇軍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實施了第八次突擊,擊潰德軍29個師,解放了波羅的海沿岸大部分地區,戰線由1000公里縮短到250公里,從而使蘇軍騰出更多兵力用於東普魯士和柏林方向上的進攻。
  9月28日至1945年2月13日,蘇軍在南斯拉伕、匈牙利、羅馬尼亞北部和捷克斯洛伐克東部地區實施了第九次突擊。蘇軍與南斯拉伕人民軍協同作戰,于10月20日解放了貝爾格萊德。10月底,蘇軍解放了外喀爾巴阡烏克蘭,並於10月28日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從29日開始烏克蘭第二方面軍開始向布達佩斯進攻。12月9日攻佔黑沙城,並抵達多瑙河。26日,烏克蘭第二、第三方面軍在埃斯泰爾戈姆會師,完成了對德、匈布達佩斯集團18.8萬人的合圍。這時,匈牙利各民主團體召開臨時國民會議,成立了臨時政府,並於12月28日對德宣戰。1945年2月13日,布達佩斯解放。
  1944年10月7日至11月1日,蘇軍在蘇聯的佩特薩莫和挪威的希爾克內斯北極地域實施了第十次突擊,15日解放佩特薩莫,25日攻佔希爾克內斯市。至10月底,蘇軍推進150公里,進抵挪威北部沿海地區。
  蘇軍的十次突擊,使德軍遭到極其嚴重的損失。1944年上半年,德軍損失100萬人和大量武器裝備。1944年夏秋,德軍又損失160萬人,坦克6700輛,火炮28000門,飛機12000架。蘇軍通過十次突擊,取得了對德作戰的決定性勝利。 

  1945年:蘇軍攻克柏林

  1945年4月,蘇軍已大兵壓境,兵臨柏林城下,德國法西斯行將滅亡。山窮水盡的希特勒孤注一擲,企圖頑抗到底。戰前,德軍統帥部為便於指揮,將柏林防禦地域劃分為9個防區,其中,市中心的提爾花園區為第9防區。德軍大本營和國會就集中在這個防區內。
  4月16日,蘇軍250萬大軍,在6000多輛坦克、4.2萬門火炮、700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對柏林發起決定性突擊。至19日,蘇軍順利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線;24日,蘇軍合圍了德軍古本集團,切斷了它與柏林的聯繫;25日,蘇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第47集團軍,第一3、第5突擊集團軍,近衛第8集團軍,近衛坦克第1、第2集團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近衛坦克第3、第4集團軍,第28集團軍等部隊,開始強攻柏林市區,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27日,經過殊死搏鬥,蘇軍近衛坦克第1、第2集團軍,第3、第5突擊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從各個方向逼近第9防區。
  第9防區是德軍設防最嚴密和最堅固的地區。它是一個四面環水的陸地島,周圍被施普累河和蘭德維爾運河環繞著。運河兩岸的堤壩由混凝土澆築而成,堤岸陡峭,所有的橋梁和通往橋梁的接近地都設置了地雷,橋的兩端構築有堅固橋頭堡,橋附近的樓房內設有機槍和火炮。運河沿岸的低凹及轉彎處,密布著機槍火力點。防區內各街區、各大建築群組成抵抗樞紐部,並以堅固建築物組成連、排支撐點。通往市中心的大道上,構築有街壘;十字路口和廣場上配置了火炮和坦克。防區內各大建築物均由地下道或地下鐵道溝通。防區的核心陣地是國會大廈。大廈底層墻厚約2m,周圍還設有用鋼軌和泥土作成的圍墻。大廈門窗均用磚石堵塞,只留出小小的發射孔和觀察孔。大廈以西、以北構築有15個預備火力點;大廈西北、西南各挖掘了3道塹壕,塹壕與大廈地下室由交通壕連接。塹壕前構築有防坦克壕,在其內灌滿了水。核心陣地由德軍黨衛軍、國民衛隊營等約5000人和3個炮兵營、1個高炮營防守。
  27日傍晚,攻堅戰鬥開始。所有攻擊部隊均編組成以步兵為主體,加強有坦克、火炮、噴火及工兵分隊的強擊支隊或強擊群。起初,蘇軍決心利用強大炮兵火力壓制的有利時機,從行進間一舉強渡河流,從四面同時實施攻擊,但事與願違,在預定渡河地段強渡時,遭到德軍頑強抵抗,衝擊受挫,被迫重新組織進攻。
  從南面攻擊的各強擊支隊(群),經一夜的偵察和準備,于次日清晨再次發起攻擊。攻擊前,炮兵實施了1小時的火力準備。近衛步兵第220團步兵第1營組成的強擊支隊,沿運河拱橋發起衝擊。此時,炮兵以火力壓制拱橋另一端德軍樓房火力點及其他火力點;工兵冒著槍林彈雨排除拱橋接近地和拱橋上的地雷,拆除德軍準備炸橋的炸藥包。隨即,坦克和步兵乘勢向拱橋接近。當進至橋前廣場時,埋伏在橋頭的德軍以“虎”式坦克突然猛烈射擊,蘇軍坦克、步兵前進受阻。戰至傍晚,僅有幾名步兵在炮火和煙幕掩護下衝過橋,而坦克則在德軍坦克、火箭筒等反坦克火力的封鎖下,無法過橋。焦急之中,蘇軍步兵急中生智,在坦克的挂滿發煙罐。待引燃發煙罐後,冒著濃煙的坦克向拱橋衝擊,同時邊衝邊開槍開炮,就這樣成功地衝過了該橋。
  另一支強擊支隊勇猛發起衝擊後,一舉攻佔了運河拐彎處右側的一個街區,並在煙幕掩護下衝進岸邊的一座樓房,用噴火器消滅了藏于地下室的敵人,在岸邊奪取了一個寶貴的立足點。對岸的炮兵迅速佔領岸邊發射陣地,對德軍運河邊的火煙力點和縱深目標實施直接射擊和壓制,掩護步兵快速渡河。另外有幾支強擊群,沿柏林的下水道接敵,也先後進入第9防區,並開始強擊。經過激烈戰鬥,各部隊均克服水障,突入第9防區,在岸這站穩腳跟,並轉入防區內進得攻堅戰。
  攻擊時,蘇軍對各強擊目標實施了30分鐘火力準備,爾後,各強擊支隊對各自打擊的目標發起攻擊,將德軍分割成數塊。近衛步兵第220團的一支強擊支隊,在攻擊福斯大街交叉路口的石質建築物時,遇德軍黨衛軍衝鋒營頑強抵抗。該強擊支隊即以重機槍、反坦克槍封鎖窗口,以45mm炮攻打敵火力發射點,步兵則在火力掩護下向樓底接近,並衝入大樓,很快佔領了這座建築。其他強擊支隊也先後攻佔了布呂克、波茨坦火車站、動物園、博物館等目標,並從多個方向直逼德軍最後堡壘——國會大廈。
  4月29日,第3突擊集團軍第79軍打響了奪取國會大廈的戰鬥。蘇軍3個營的兵力將其團團圍住。蘇軍首先集中89門火炮,對大廈實施20分鐘轟擊,並以大口徑、大威力的火炮抵近大廈,對其底層實施直接射擊,打開眾多缺口。爾後,蘇軍步兵在濃煙掩護下,接近大廈底部,通過打開的缺口衝入大廈內,自下而上,逐層、逐層清剿敵人。4月30日下午,蘇軍士兵將紅旗插上了大廈屋頂。下午2時25分,戰鬥結束,2500名殘存的德軍官兵被蘇軍俘虜。同日下午3時30分,窮途末路的希特勒,自知罪孽深重,在總理府的地下室開槍自殺。5月2日,守城德軍所余7萬多人全部投降。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