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卡薩布蘭卡會議 (1943.1)

  時間:2005-08-11 16:42    來源:     
 
 


卡薩布蘭卡會議期間,羅斯福(左2)、丘吉爾(左4)、戴高樂(左3)、吉羅(左1)在一起。

  1943年1月14~23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率美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成員為研究1943年的軍事戰略與作戰行動而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舉行的會議。法國的戴高樂將軍和吉羅將軍應邀參加會議。

  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包括:關於盟國未來作戰計劃。美國力主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從英國發起進攻,在法國北部登陸,儘早從軍事上擊敗德國;英國則主張進軍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美國擔心英國借助美國力量重建其勢力範圍,反對英國的地中海戰略,堅持地中海的軍事行動應保持在較低規模上。最後雙方達成妥協,確定在完全控制北非後進攻西西裏島,以迫使義大利退出戰爭,吸引德國投入大量兵力防守義大利和巴爾幹;加強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和反潛作戰;繼續在英國集結美軍部隊,把在法國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時間推遲到1943年8~9月期間。關於對日戰爭,英國同意美國提出的作戰方案,決定在日本控制區四週發動一系列進攻,並於當年11月由中、美、英軍隊在緬北聯合發動攻勢,重新打通滇緬路。關於未來法國的政治問題。美國和英國從各自利益出發,在支援未來法國領導人人選問題上亦有分歧。美國支援吉羅,英國則支援戴高樂。雙方最後達成協定,由戴高樂和吉羅共同組建法國臨時行政當局。關於土耳其在戰爭中的立場。丘吉爾為推行其向巴爾幹進軍計劃而力主促使土耳其參加盟國對德作戰;美國同意英就此對土耳其進行勸説。關於亞洲勢力範圍的劃分。美國力圖以經濟援助為手段打入英國的勢力範圍,英國則堅決予以反對。雙方最後商定,英國對中東和巴爾幹的軍事和政治負完全責任,美國則對遠東的軍事和政治負完全責任。此外,雙方還討論了交換原子彈研製工作情報等問題。

  卡薩布蘭卡會議使美國和英國在打敗德、意、日法西斯的總目標和軍事戰略上達成了共識。羅斯福在會議結束時的記者招待會上宣佈,同盟國將把反對德、意、日的戰爭進行到三國無條件投降為止,從而提出了著名的“無條件投降”原則。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