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崑崙關、萬家嶺、黃土嶺、臺兒莊、仁安羌——從蒼茫北國到多雨江南,從華夏故土到異邦山林——地圖上的這一個個普通的地名,因為六場輝煌的勝利,而永鑄在民族抗爭的偉大史詩上。
(一)平型關——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神話
事件回放:1937年9月,日軍先頭部隊進抵山西省東北部的平型關附近,企圖攻佔太原。25日晨,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東北公路兩側設伏,對日軍坂垣師團21旅團的兩個聯隊進行伏擊,共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汽車100余輛,繳獲輕重機槍20余挺、長短槍1000多支。
親歷者説(李水清,88歲,時任115師獨立團3營教導員):25日8時左右,山霧消散,日本鬼子走出隘口,離我們越來越近。“啪、啪!”隨著我和營長兩聲槍響,全營展開猛烈攻擊,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滿身泥污的七連連長張德仁揮動著駁殼槍高喊:“衝啊!”率先躍出戰壕,向敵人衝去。我立即命令通信員通知營部預備隊和保障隊協助七連向隘口敵人發起全面攻擊。在消滅隘口敵人時,張德仁不幸中彈,這位英雄連長臨死前搖晃著身子,撲向日本鬼子拉響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聲音:時任第二戰區戰地動員會主任范續亭得知大捷的消息後説:“八路軍的大捷……使日寇知道中國大有人在,銳氣挫折,不敢如以前那樣的長驅直進。忻口戰役敵人未敢貿然深入,未嘗不是平型關殲滅戰的影響。”
(二)臺兒莊——正面戰場首次大勝利
事件回放:1938年3月中旬,日軍坂垣和磯谷兩個師團,分東西兩路南犯,夾擊徐州。3月23日,磯谷師團進攻臺兒莊,中國守城部隊把城戰發展為巷戰,將日軍牢牢地拖在了臺兒莊。中國軍隊主力則迂迴敵後,將坂垣、磯谷兩師團分割包圍,殲敵兩萬餘人。
親歷者説(仵德厚,90歲,臺兒莊戰役中擔任敢死隊隊長):我們團配屬給臺兒莊守城部隊31師師長池峰城指揮,作為預備隊待命。28日,在巷戰中,鬼子躲進街道兩邊的房子,隔墻投手榴彈。如果手榴彈沒有爆炸的話,我又擲回去,炸得鬼子亂叫。第一天晚上徹夜激戰,我們團犧牲了幾十個人。到第二天上午,鬼子大部分被殲滅。剩下的鬼子,被趕到城西北一個土圍子裏。我們跟鬼子對峙一夜,鬼子衝擊幾次均被擊退。我們的敢死隊乘煙霧瀰漫之際,手持大刀腰束手榴彈,在土圍子裏跟鬼子白刃戰,最終殲滅了敵人。
聲音:“臺兒莊捷報傳出後,舉國若狂。京、滬淪陷後,籠罩全國的悲觀空氣,至此一掃而空……經此一戰之後,幾成民族復興的新象徵。”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説。
(三)萬家嶺——埋葬日軍的“地獄”谷
事件回放:1938年10月,日軍106師團主力和101師團之一部,在江西德安西南邊的萬家嶺被國民黨軍第一兵團總司令薛岳指揮的10萬大軍包圍。中國軍隊與日軍激戰12晝夜,殲滅日軍3000余人,傷敵更眾,日軍106師團遭到毀滅性打擊。
親歷者説(袁體明,84歲,時任國民黨102師304團第2營機槍2連的號兵):戰鬥中,日軍施放催淚彈,我們便用毛巾浸水捂住口鼻防毒,找不到水的,就用自己的尿浸濕毛巾。戰爭激烈的時候,我們根本來不及掩埋戰友的屍體,就要立即參加戰鬥,漫山遍野都是屍體、槍支、戰刀、彈殼……以致水都不能喝,我們只有喝自己的尿,每天就著尿吃生米。我還看到了日本鬼子為死去的人招魂的情景,他們把屍體收成一堆,從每個死屍上割下來一個手指,然後放火焚燒,即為招魂。
聲音:新四軍軍長葉挺獲悉萬家嶺大捷後,發電祝賀:“欣悉南潯大捷,盡殲醜類,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永垂不朽!”
(四)黃土嶺——擊斃“名將之花”
事件回放:1939年10月下旬,日軍兩萬餘人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冬季大“掃蕩”。11月6日,日軍被引誘進入黃土嶺一線的包圍圈。次日,八路軍炮擊日軍指揮所和觀察所,將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擊斃。
親歷者説(徐信,83歲,時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警衛連指導員):1939年11月7日下午4時,在我們向進入埋伏圈的日軍發起猛烈攻擊時,八路軍1團團長陳正湘發現在一座獨立院落前,有幾個挎戰刀的日本軍官進進出出,院後的一個小山包上,有幾個日軍正在用望遠鏡觀察。他立刻斷定獨立小院是敵人的指揮所,小山包是敵人的觀察所。陳正湘當即命令迫擊炮連向這兩個目標炮擊,阿部規秀和幾名日本官兵當即被炸死。
聲音:阿部規秀被擊斃後,日本《朝日新聞》以《“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的通欄標題連登了3天。悼文寫道:“自從皇軍成立以來,中將級將官的犧牲是沒有這樣例子的。”
(五)崑崙關——硬碰硬的血戰
事件回放:1939年11月,日軍為切斷中國西南交通運輸線,由北部灣侵入廣西,攻佔了崑崙關。12月16日,中國軍隊展開反擊,並動用了唯一的機械化軍第5軍,歷經半月激戰,以淩厲的攻擊佔領崑崙關。日軍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班長及軍官死亡達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被俘100余人。
親歷者説(阮劍八,81歲,時任國民革命軍135師508團文書):1939年12月19日,日軍對我團陣地發起瘋狂的進攻,我們被迫後撤到武鳴街。下午,團部接到命令,我們立刻反攻。我身上沒槍,只有一個防毒面具,但也跟著部隊向前衝。日軍一看我們突然向他們發起衝鋒,以為增援部隊來了,嚇得轉頭就跑。我們追著日軍猛打,一直追到崑崙關外的重要關口高峰隘。
聲音:中村正雄被中國軍隊擊斃前在日記中寫道:“帝國皇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之所以在日俄戰爭中獲得了‘鋼軍’的稱號,那是因為我的頑強戰勝了俄國人的頑強。但是,在崑崙關,我應該承認,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國更強的軍隊。”
(六)仁安羌——亞洲的敦刻爾克奇跡
事件回放: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4月17日,遠征軍派新編66軍38師113團前往解救被日軍圍困在仁安羌的英軍。經過激烈戰鬥,中國軍隊擊潰日軍,剋復仁安羌,殲敵300余人,及時救出被圍英軍7000余人及被日軍俘去的英軍和美國傳教士、新聞記者500余人。
親歷者説(李頌卓,84歲,1942年參加遠征軍入緬作戰):4月17日,師長孫立人接到總部緊急命令,要求113團團長劉放吾帶領部隊在深夜向包圍英軍的日軍發動進攻。18日淩晨,孫師長直奔前線,與劉團長一道鼓舞官兵,戰士們置生死於度外,決戰至中午,終於將敵人主力消滅。19日拂曉,劉團長命令一營和三營乘勝追擊殘敵,但敵人負隅死守,不肯投降。三營營長張琦身負重傷仍不下火線,帶領全營衝入敵陣,終因流血過多,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5時,我軍終於佔領了仁安羌油田地區,擊潰了七倍于我的日軍,為被圍英軍打開了一條突圍通道。
聲音:孫立人接到被圍的英緬第一師師長斯科特求救的無線電話後,堅定地回答説:“中國軍隊包括本人在內,縱使戰至最後一個人,也要在19日上午使貴師脫險。”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