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歲的老人,説話已經不太利索,但為了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殺那段“噩夢般的日子”,他靠著口述,讓孫子在電腦上一個字一個字地為他敲。他講了7天,孫子敲了7天。
日前,一封名為“南京大屠殺親歷記”的郵件寄到“永不忘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網站,讓所有沒有經歷過此災難的人們都為之動容……
這位老人名叫周紀穆,目前家住上海。1937年11月底,他參加了抗日南京保衛戰,並擔任衛生隊分隊(救護站)隊長,在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他目睹了侵華日軍對中國同胞的殘害。在老人的信中,他這樣寫道:“68年前,我從鬼子的刀口下幸運余生。時至今日,那殘暴的血腥場景我依然沒齒難忘。以前我一直不願意回想起那些噩夢般的日子。但看了網站之後,我覺著我必須做些什麼。我不會用電腦,就靠著口述,讓孫子一個字、一個字地為我敲。講了7天,我終於完成這部親歷記。我説話已經不太利索了,可能有些地方表達得不是很清楚,但這絕對是一個中國人關於那段血與火歷史的真實記憶,也是一個老者對世人牢記歷史、警醒未來的呼喚!”
周紀穆老人今年已經90歲了,但對那場災難依然記憶猶新。當年老人帶領的衛生隊分隊共有隊員8人,他們的任務是負責在南京保衛戰中救護防守從光華門、中山門到太平門一帶陣地的受傷軍民任務,救護站就設于南京新街口。南京淪陷後,他們在難民區的基督教醫院避難,親眼目睹南京城裏屍橫遍野,親耳聽到下關區挹江門外密集的槍聲和悽慘的喊叫聲連成一片。
即使在難民區裏,也一樣是心驚膽戰。“在醫院外的難民區裏也有許多換了裝的官兵,日軍時不時成群結隊地搜查難民區,凡是被查出臉額上有戴鋼盔的印子,腰上有係過皮帶的痕跡,手上有持過槍的老繭就當場處死。日軍在難民區的屠殺是空前絕後,悽慘無比的。在難民區裏日軍的槍聲從早到晚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每次槍聲,都使大家閃過一陣戰栗:又有一位同胞飲彈身亡了,下一個又該輪到誰呢?我們就這樣戰戰兢兢地度過了140多天。”
後來,通過抗日組織的援助,周紀穆老人從日軍嚴密把守的挹江門沿小路逃出南京,再坐木筏渡過長江到達安徽和縣,後來轉進後方繼續為抗戰效力。他回憶道:“我們衛生分隊八人有四人下落不明,只生還了四人。我親眼目睹了南京在日寇刺刀槍炮下的腥風血雨。今天我寫下這段經歷,藉以沉痛悼念那些犧牲在日寇屠刀下的幾十萬南京父老兄弟們,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段血淚史!”
據悉,周紀穆老人已經在去年專程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悼念,他的郵件更是在網上激起了很大的反響,短短三周時間,其日均訪問量已突破了50萬人次。(都怡文)
(責任編輯:清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