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王鐵漢:“九一八”之夜 下令打響抗日第一槍

  時間:2005-09-19 14:31    來源:     
 
 

 

     “鐵漢”,這個名字無愧於他——王鐵漢,一個真正的血性漢子,一個真正的鐵血男兒。

     就是他,在那“九一八”之夜,在那國難當頭的時刻,毅然拋棄上級的“不抵抗
”命令,以民族大義為重,忍無可忍地下令打響了抗日的第一槍。

     當時,正在東北軍陸軍第七旅當團長的王鐵漢年方二十六、七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他的團與同旅另外兩個團就駐紮在北大營。 

     那天夜裏十時二十五分許,“九一八”的爆炸聲剛過,埋伏在北大營圍墻外面的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的步兵在炮兵掩護下,以坦克開路,向北大營發起攻擊。東北軍參謀長竟然命令説:"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裏,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晚十一時剛過,兩個兄弟團已開始分別向北大營的東面撤退。王鐵漢此時因未接到撤退命令而依然堅守營房。子夜時分,第七旅旅長終於從瀋陽城內打來電話,指示説“不抵抗,等候交涉”,隨後卻失去聯絡。

     淩晨一時四十分,進攻的日軍開始接近王鐵漢團,並炮擊營房。這時,東北軍參謀長再次來電話詢問情況,並嚴令不準抵抗。王鐵漢激憤地回答“敵人侵我國土,攻我兵營,斯可忍,則國格、人格,全無法維持。而且現在官兵憤慨,都願與北大營共存亡。敵人正在炮擊本團營房,官兵不能持槍待斃。”

     這位參謀長當即質問:“你為什麼不撤出?”王鐵漢説:“只奉到不抵抗、等候交涉的指示,並無撤出的命令”。參謀長氣哼哼地説“那麼你就撤出營房,否則,你要負一切責任!”電話隨即中斷。

     正在王鐵漢準備撤退的時候,日軍開始向王鐵漢團發起新一輪進攻。被逼無奈的王鐵漢怒火中燒,毅然下令還擊。淩晨五時,就在日軍攻擊頓挫之際,王鐵漢率部忍痛撤出了北大營。

     就是這樣,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打響了抗日第一槍。後來,王鐵漢先後率部參加了長城抗戰、淞滬抗戰、長沙會戰、南昌會戰、浙贛戰役。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王鐵漢曾奉命赴杭州受降。

     後來,王鐵漢回到遼寧,出任了國民政府最後一任遼寧省政府主席。這期間,王鐵漢曾陪另一位著名抗日將領馬佔山回到北大營舊址。面對斷壁殘垣,王鐵漢淚流滿面地説:日本進攻北大營時,我們兵力將近八千人,敵方僅有不到七百人,可我們竟然要放棄!正是這一放棄,日本人進了中國,十四年間殺了我們那麼多同胞!慘不慘?!慘不慘?!”

     此後,王鐵漢客居臺灣,幾十年不忘故土,常以詩文寄託思鄉之情,直到前幾年,這位抗日名將以九十多歲的高齡在臺灣辭世,最終沒能重返故鄉。

     如今,他的女兒王翠鳳現在生活在瀋陽市的鐵西區,現年已經八十五歲了,父親在辭世前還與她有書信往來。 在王鐵漢將軍的家鄉——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許多鄉民都知道這位抗日英雄、民族驕子的事跡。 

     王鐵漢,以他“鐵漢”之風,在那如磐之夜,拔槍而起、挺身而出,打響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第一槍,打響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向世界昭示:中國人民不可侮!中華民族不可欺!(中新社記者 金果林 )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