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九一八後親歷淪陷區生活—訪九台市84歲老人徐福

  時間:2005-09-19 10:52    來源:     
 
 


  在九台市沿河街的平房裏度過84個春秋的徐福,是日本侵略中國的見證人。

  他説,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兵佔領了九台火車站,卻不敢進入街裏,日本兵端著插著小旗的槍警戒。當時徐福是10歲的孩子,日本兵並不理會。這樣,他有很多機會接近日本軍人,甚至是殺戮的現場。日本關東軍進到街裏後,很快在西道口以西建起駐防的西大營。日本人進駐後,生活發生了變化,有些人好端端地就失蹤了。而在小學上學的徐福也發現了變化:不但學校改名為日新小學校,日語課本也被強制講授;4年級的學生要在早自習唱日本國歌、背詔書。

  課餘時,徐福在西大營周圍玩耍,發現軍營外的大田地,被日本人種上罌粟。每到秋季,當地農民被組織到一起採集果漿製成鴉片。

  自從日本人來後,車站作為糧煤轉机站顯得更繁忙了。每天早上天沒亮,運糧的鐵膠車就開始響起“咔噠”聲。各鄉鎮的“出荷糧”運來後,都通過火車運走,其中的一部分被運回日本。九台南山近百年的橡樹,秋天就被日本人放倒了,春天又強迫老百姓種上楊樹,木材則用火車運走。此外,營城的煤炭大量地被運到日本國內。日本人稱,自己眼下不用,但要填到海裏儲藏,留給日後用。在這種動機驅使下,為了提高煤炭採集量,日本人就通過抓“俘仗”弄人當礦工。他們把抓人的目標鎖定在穿著講究的人身上,用事先準備的灰袋子,選在偏僻地點下手,將人套住後,送到煤礦掏煤。有些人因為不順從,而被活埋在廢井裏。他們還抓“思想犯”當礦工。在街上低頭走路,定罪為“思想犯”;説話談及國事,定罪為“國事犯”。為了樹立淫威,日本人通過各種嚴規制裁老百姓。在南山墓地,許多中國人被日本人殺害。當時還是孩子的徐福,經常目睹這樣的殺人場面。 (記者曾慶偉)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