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王楚英憶日軍投降儀式:勝利的時刻 我終身難忘

  時間:2005-09-09 14:55    來源:     
 
 


   新華網南京9月8日電 (記者 石永紅)60年前的9月9日,侵華日軍向中國投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南京老人王楚英親歷了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在南京城西清涼門外的金信花園小區,82歲的王楚英老人安度著晚年。9月8日,老人再次回憶起60年前親身經歷的侵華日軍南京投降儀式,十分激動,他説:“那一刻,我終身難忘。”

     “這是我一輩子難忘的事,那個場面太令人激動了。經過8年抗戰,我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了。“王楚英説。當時,王楚英任國民黨新六軍14師少校作戰科長,作為部隊中級軍官,趕到南京參加日軍投降儀式。

     “1945年8月27日上午,我們分乘7架飛機從湖南芷江到南京。飛機到達南京大校場後,當地老百姓揮舞著毛巾、農具,有的還把玉米棒扔給我們。我當時眼睛都濕潤了,我知道,這是南京人民在飽受日軍蹂躪後,見到親人時的激動。”

     “9日那天,南京到處張燈結綵,從中山東路到南京中央軍官學校,有三處用松柏搭建的拱門,上面寫著‘勝利和平’和一個象徵勝利的V型符號。”

     “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定在上午9點舉行,地點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當時,我站在中外高級官員席旁,能看到整個會場。禮堂正中是投降簽字區,受降席桌子邊放著5把椅子,桌子中間預先放置了文具盒、文件夾和廣播電臺的麥克風。當時,受降席一側是中國和國際一些高級官員,一側是記者席。樓上是中外一般官員觀禮席,大禮堂兩側各有一個簽到處,備有兩本簽名冊。”

     “8點58分,岡村寧次等7名日本投降代表來到大禮堂。他們低著腦袋,哭喪著臉。7名日本代表在投降席後排成橫隊,由岡村寧次領頭脫帽肅立,向受降席鞠躬。”

     “岡村寧次戴著眼鏡,垂著頭,一言不發。他平時是很驕橫的,就在日本天皇宣佈投降之初,他還不服氣,擁百萬大軍自重。可是,那一刻,他低下了頭。”

     “9點04分,何應欽命岡村呈驗簽降代表證件。接著,何應欽將日本投降書中日文本各一份交中國陸軍總參謀長蕭毅肅轉交岡村寧次,岡村用雙手捧接,低頭展閱。”

     “9點07分,岡村取筆蘸墨,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從上衣口袋內取出印章,蓋于名下。他心慌把印章蓋歪了,可在這樣的場合下,他又不能更改,只得起身向受降席鞠躬表示歉意。”

     “我看見岡村寧次簽字的整個過程手一直在抖,蓋章時,他從右邊上衣口袋中拿印章,邊抖邊蓋章。”

     侵華日軍南京投降儀式的整個過程不過15分鐘,但卻是王楚英老人一生中記憶最清晰的15分鐘。“作為一名軍人,我親身參與了神聖的八年抗戰,又親眼見證了日本侵略者低頭投降的一幕,這是我一生的榮幸。”王楚英説。

     抗戰勝利後,他離開內地去香港工作,後又回南京定居。現在,82歲高齡的他還擔任著南京市政協專員的職務,從事抗日戰爭史尤其是中國遠征軍入緬甸作戰史的研究工作。(完)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