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子承父業讓世界了解中國 記中國人民好朋友文忠志

  時間:2005-09-07 10:57    來源:     
 
 


 
    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房寧 馬傑)他是一個在中國戰火紛飛年代出生的外國人,他有一個儒雅的中文名字叫文忠志;在加拿大,他是著名的漢學教授史蒂芬艾迪科特。

     “我父親撰寫的文章曾為中國贏得了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抗戰的理解和支援。我希望我對中國的研究能讓國際社會認識到新中國成立後發生的巨大變化,”加拿大國際友好人士文忠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文忠志與200多名國際友人及其遺屬受邀來華參加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活動。

     文忠志的父親文幼章在中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窮盡半生之力為經歷戰爭傷痛的中國人民傳授知識,組織國際救助。在國際上,他為中國仗義執言,為中國革命尋求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援。

     “我小時候和父母生活在重慶,經常被日軍的狂轟濫炸搞得膽戰心驚。”少年時期的文忠志已經能夠感受到日軍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

     帶著兒時的記憶,文忠志10多歲時離開中國。他和母親回到加拿大後,還曾收到過一封父親從中國寄去的“訣別信”。

     “父親在信中告訴母親,他準備參加昆明學生為紀念被特務暗殺的中國民主戰士李公樸和聞一多而組織的集會,併發表講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他作為一名在當地具有影響力的外國人出席,既是對中國學生的支援,也希望起到保護學生們生命安全的作用。”

     在那種複雜險惡的社會環境中,父親為堅持正義多次不顧個人安危的執著精神對文忠志有著深刻的影響。

     文幼章在中國經歷了五四運動、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國內戰爭,深刻了解中國民間的疾苦。他憑藉獨特的身份,與共産黨和國民黨的高層都有接觸。

     現任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的文忠志在做博士論文時,專門研究了他和他父親在中國經歷的那段歷史。他了解到,文幼章曾在周恩來總理的安排下,將中國共産黨希望傳達給世界的聲音傳達出去。他還是個出色的演講家,借各種場合揭露日本侵略戰爭的本質,動員加拿大和西方社會同情和支援中國。他最著名的一篇演講題目叫《7000架次日本飛機的轟炸告訴了我們什麼》。

     文幼章曾謙虛地説:“我對中國革命的幫助很小,而中國革命卻把我由一個傳教士變成了一個新人。”

     父親的言傳身教和幼年的經歷讓文忠志始終深懷質樸的中國情。他于1980和1988年兩度到父親的四川老家任教。在此期間,他還完成了一部名為《紅土地--中國四川村莊的革命》的農村生活調查著作。書中詳細描述了四川農村從1949到1983年間發生的重大變革。

     這個曾在四川目睹屍橫遍野、疾病流行的加拿大人在書中説,中國農村在幾十間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世界歷史中都是前所未有的。雖然整個山村的景象幾十年間並無太大變化,但整個村子裏的組織結構完全變了。每個農民都有國家基本口糧的生活保障,沒有人會餓死街頭。在這個從漢朝以來都沒有學校的地方,如今每個村裏都有學校。村裏有合作醫療,能提供中西藥和對一般疾病的救治。村裏的路變寬了……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真是太快了。然而國際社會並沒有正確認識中國社會的發展,甚至很多中國人自己都沒有正確認識國家的發展。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看我的書,認識一下我看到的中國,”這位年近80歲的老人説。

     他説,現在這本書已經成為加拿大大學的教材。(完)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