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張力近照。本報記者張曉祺攝
人物小傳:張力,河北省高陽縣人,1924年12月出生,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0年6月入黨,歷任戰士、文工隊員、劇社社員、宣傳幹事等職。1955年被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獨立功勳榮譽章。離休前任海軍後勤部副政委。
“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敵人從哪進攻/我們就要他在哪滅亡……”盛夏時節,記者來到海軍北京阜成路幹休所採訪抗日老戰士張力,這位當年的八路軍小戰士動情地唱起了抗日戰爭時期廣為流傳的《在太行山上》。老人説,正是這一首首抗戰歌曲,伴隨著他走過了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一
我不到14歲就帶著殺敵報國的願望參加了八路軍,成為冀中軍區留守部隊的一名戰士。參軍後,我發現留守部隊上前線打鬼子的機會非常少,就多次找到領導,要求調到一線部隊上前線。那時我最希望的,就是能和鬼子真刀真槍地幹。可是領導不僅沒批准我的請求,反而決定把我和一批10多歲的小戰士編入部隊文工隊。
聽到這個消息,我當時就説:“我參加八路軍是為了打鬼子,到文工隊去,一不扛槍二不打仗,有什麼意思?”領導聽了我的話,笑瞇瞇地説:“你可別小看文藝宣傳工作,它是鼓舞官兵士氣的號角,是組織發動群眾的工具。唱歌演戲也是打仗,也是抗日!再説,咱八路軍戰士要聽從組織上的安排,你説對不對?”就這樣,我參加了文工隊,後來又成為劇社社員。
當時,我們劇社的主要任務是為官兵和群眾演唱抗日歌曲、表演快板和戲劇等。開始劇社組織排練時,我還總惦記著上前線打鬼子。但經歷了一件件鼓舞人心的事後,我認識到領導説得對,唱歌演戲也是為抗日做貢獻。
在冀中軍區領導的大力提倡下,部隊廣泛開展起歌咏活動。戰士們操練時要唱歌,就連開會前也要唱歌。連隊與連隊之間,常常開展歌咏比賽,互相叫陣、挑戰,看哪個連隊唱得多,唱得好。
為推動歌咏活動的開展,讓歌聲鼓舞官兵鬥志,我們劇社經常深入基層部隊,教官兵演唱抗日歌曲。每次我們到部隊後,都會受到官兵們的熱烈歡迎。當時部隊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我們一去,官兵們總是拿出平時捨不得吃的好東西招待我們。有一次,我們在一個連隊教會官兵5首新歌。連隊指導員高興地説,教戰士們學唱一首歌,就等於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你們一下子給我們上了5堂課,戰士們上戰場後,一定能多打勝仗。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張力老人一邊唱一邊興奮地説:“在我們的教唱下,從延安和其他根據地傳來的新歌,很快在部隊傳唱開來。每當看到官兵們慷慨激昂地唱著我們教的歌曲走上抗日前線,我心裏甭提多高興了。”
二
當時文工隊、劇社還肩負著組織、發動群眾的任務。我們經常到一個個村莊裏,挨家挨戶收集白石灰,加水調和後,提著木桶,拿著鍋刷,找顯眼的墻壁書寫抗日標語和宣傳口號。到了晚上,我們就在村裏找一塊空地為群眾演出。我們的節目十分簡單,主要是唱歌、打快板、表演小話劇。每次只要我們一敲響鑼鼓,村裏的男女老少都會從家裏出來觀看節目。
我們在為群眾演出之餘,還教群眾唱歌。記得有一首名叫《日本鬼兒》的歌謠:“日本鬼兒/喝涼水兒/坐火車/軋斷腿兒/坐輪船/沉了底兒/坐飛機/摔個死兒/露露頭/挨槍子兒……”當時很多群眾都會唱。在我們的教唱下,群眾唱抗日歌曲的熱情越來越高,青年人唱,孩子們唱,就連老人們也唱。所唱歌曲的種類也特別多,有救亡進行曲、青救會歌、兒童團歌,還有鼓勵青年參軍的歌,鼓勵群眾支前的歌。可以説,冀中根據地成了一個歌的海洋。這些抗日歌曲使廣大群眾精神振奮,積極投身於抵抗侵略者的鬥爭中。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張力老人一邊輕聲哼唱著這首《大刀進行曲》,一邊告訴記者,這歌聲有股奇異的力量。一次,一群偽軍要到一個村莊“掃蕩”。村裏的老百姓一邊準備抵抗,一邊唱起我們教的這首歌。結果,走到村口的偽軍聽到歌聲後,嚇得退了回去。
三
1941年秋季,日軍糾集重兵對晉察冀根據地進行“掃蕩”,妄圖消滅我根據地軍民。
軍區領導研究決定迅速轉移,避開敵人的鋒芒。跟著主力部隊經過兩天急行軍後,我們劇社的一些小戰士變得一瘸一拐的。為了不影響主力部隊行動,路過一個村莊時,部隊領導決定把年小體弱的戰士編成一個班,就地隱蔽起來,等“反掃蕩”結束後,再接回部隊。由於我年紀稍大,被任命為班長。看著主力部隊遠去,我們依依不捨,個個哭個不停。這時,我提議:“咱們唱支歌吧!”説完,帶頭唱起了當時極為流行的《三縱隊進行曲》:“我們年輕的三縱隊/活潑而健壯/像奔騰的駿馬/活躍在冀中的平原上……”唱著唱著,大家的情緒變得高昂起來。
部隊出發後,鄉親們讓我們化裝成當地群眾孩子的樣子。那時山區生活很苦,老百姓家裏缺吃少穿,沒有多餘的衣服給我們換。我們就刮下老百姓家燒飯鍋底的黑煙子,用水拌了,把軍裝的白裏子刷成黑灰色反著穿。敵人離我們住的村莊越來越近,我們決定分散隱蔽到附近的山上。
危險時刻終於降臨了。一天清晨,我和一個戰友下山挑水時,劇社小社員宋書寅跑過來,氣喘吁吁地説,鬼子正在村子裏燒殺搶掠。我們一聽急忙退回到山上,找到一個小山洞隱藏起來。
過了一會兒,我們就聽到山洞外有人走動和鬼子嘰裏呱啦説話的聲音。當時我們身上惟一的武器是兩顆手榴彈,大家商定,如果敵人發現我們,就把第一顆手榴彈扔出去炸他們,等鬼子進洞後再把第二顆手榴彈拉響,與鬼子同歸於盡。幸運的是敵人沒發現這個小山洞,我們躲過了一劫。
下午,我們從山洞出來,準備找點東西吃,忽然看到對面山坡上幾個敵人正在追趕一名小同志。我飛快地跑到山側面,向敵人扔出一顆手榴彈,然後迅速鑽進了樹叢。敵人受到突然襲擊後,馬上趴到地上,向四週亂放起槍來,那名小同志趁機跑遠了。
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我們部隊終於贏得了“反掃蕩”的勝利。在上級派人接我們歸隊的路上,我們興奮地唱起了《遊擊隊歌》。説到這,張力老人忍不住輕聲唱了起來:“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隨著歌聲的響起,記者看到張力老人的臉上又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張曉祺)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