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我們面前的郭興,普通如同你在街上隨時會碰到的那些散步老人一樣。只有當他提起抗日烽火時眼中突然射出的精光,才會讓你感到,當年馳名敵後的武工隊隊長,即使是81歲高齡,仍有著豹子一般的力量。
郭興,一位傳奇抗戰英雄,電影《平原遊擊隊》中游擊隊長“李向陽”的原型之一,16歲起,就擔任太行五分區武工隊隊長,他率領的武工隊曾被晉察冀軍區授予“郭興模範武工隊”稱號,本人也被授予“一級殺敵英雄”稱號。
“剛當兵時,指導員不要我,説我太瘦小了,還沒有槍高。”老人笑著説,自己追了部隊兩天,鞋都走破了,結果還是被送到了平水縣抗日政府,在公安隊當了小通信員。
有一天,正在練投彈的郭興,被一位騎馬旁觀的首長看中了。這位首長就是太行軍區七分區司令員皮定均。“皮司令把我帶到了河北涉縣,讓我做敵後武工隊工作。我問‘給我多少人’,他説,沒人。沒有槍,他説‘跟敵人要’。”
皮定均最後還是給郭興調來了3個人,一支漢陽造步槍和一支短槍,共5發子彈。步槍上了刺刀比郭興還高,他只好把槍托鋸短。
就這樣,少年的郭興成了敵後武工隊的隊長,活動在石家莊到邢臺、鐵路以西的地區。他給皮定均立下軍令狀:半年要成立一個連的隊伍,一年要消滅105個敵人包括5個鬼子,一年要交回100支步槍、2挺機關槍。
“其實,那時看到日本人的炮樓、鐵路,還有點害怕呢。”提起開始時那段時間,老人笑道。
敵後活動,不會説日本話不行。郭興到分區敵工部學了兩個月,學會了“你好!”“你的表幾點鐘了?”和“立正!”“向右看齊!”“報數!”等日本話。
第一次戰鬥,郭興化裝成日軍小隊長,貼上仁丹鬍子,因為人矮,洋刀還拖在地上。在永嚴縣西城門,站崗的日本兵喊“立正”,手還沒放下,郭興就開槍打死了他和另外兩個偽軍。大街上亂套了,日本人、偽軍、老百姓都在跑,郭興對著穿軍裝的人亂打一氣。到了東城門,日本兵還未發現這位“小隊長”是假的,向他問:“小隊長,城裏怎麼回事?”
這一次打死3個,打傷9個。晉冀魯豫軍區首長誇獎他説:“打得好!”還嘉獎了武工隊。
郭興越打越厲害,漸漸地有了名氣。有時候一個晚上三個縣同時報告:“發現共匪郭興!”偽軍搶老百姓東西,老百姓就咒:“叫你碰上郭興!”
“日本人通緝我,説誰抓到郭興,體重多少就獎多少斤儲備銀行票——當時三塊錢就可以買一斗米,而我體重100多斤。”提起當年傳奇般的戰鬥生活,郭興説,其實,在敵後戰鬥,反而更安全。“就住在敵人炮樓下,他們一齣來,我們就知道了。想打就打,不打就走,主動權在我手中。”
郭興英勇作戰,家裏卻因此遭了殃。房子被燒了,母親和兩個弟弟也被抓去坐牢。三個月大的女兒被日軍追捕,靠了當地一位大嫂犧牲自己5個月的兒子才得以保存。郭興本人也2次負傷。
正是這樣的勇敢與犧牲,郭興率敵後武工隊終日在日佔區活動,或突襲敵人,或收集情報,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的作戰行動,僅郭興本人親手打死的日偽軍就達50多人。
記者問郭興,是不是真的如電影《平原遊擊隊》裏的李向陽那樣,手持雙槍。老人説,實際上,自己身上有三支槍。“不過,其他槍都是備用的。我從來沒有雙手打過槍。”(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責任編輯:清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