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親歷者口述實錄:1945年8月15日 難忘勝利那一天

  時間:2005-08-18 12:59    來源:     
 
 

1945年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政府"代表何應欽投降。    

  新華網北京8月14日電  鞭炮、鑼鼓、提燈晚會,人們能夠想像的各種中國式狂歡在60年前的那個夜晚遍及中華大地——“八一五”,艱苦卓絕、浴血奮戰後取得的勝利讓人們喜極而泣。8年,四萬萬中國人為國家的主權和中國人的尊嚴而戰;8年,殊死的血戰讓2000多萬中國軍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大喜大悲的日子註定是刻骨銘心的。1945年8月15日,我們鎖定這一天,找到60年前分佈在中國各地的親歷者,讓他們把當年的那一份鬱積已久、痛快淋漓的宣泄,那喜中有悲、悲中有喜的複雜情感,一一呈現給當今生活在和平歲月裏的人們。

1945年8月15日,山城沸騰了!重慶人載歌載舞慶祝抗戰勝利。

1945年8月15日,重慶“狂歡之夜”

1945年8月15日,在重慶的盟軍駕車加入狂熱的勝利遊行隊伍

  重慶:山城沸騰了!張瑞芳、趙丹加入街頭狂歡

  張煥(抗戰期間曾轉戰大江南北,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等眾多大戰,珍藏著60年前的《新華日報號外》。):

   1945年,8月10日傍晚,平靜的山城被尖利的“號外”聲攪得沸騰起來。“號外!號外!接受波茨坦宣言,日本無條件投降。”當天重慶各大報都發行了“號外”,在狂歡之夜,不論男女老少,每人都買它幾份。

  當晚,整個山城沸騰了,爆竹聲、鑼鼓聲和人群的歡呼聲響徹雲霄。大家發自內心的熱情大大超過了山城夏季的炎熱。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包括美軍官兵、各國僑民紛紛跑出家門,自發投入到狂歡的人群中……”山城成了狂歡的不夜城。

  石曼(70多歲,抗戰時期是一家民營報紙的記者。畢生致力於抗戰戲劇研究,專訪過白楊、趙丹、田漢、陽翰生等文藝界名人。):

  8月9日晚8時,重慶中央廣播電臺正式播出日本投降消息。我正在學校排練話劇,突然聽到城裏到處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還有人興奮地在地上翻跟鬥。

  電影明星張瑞芳和金山夫婦跑出家門,隨激動的人群涌向市中心。經過一家舞廳,見那裏平靜如常,張瑞芳便拉著金山跑上臺,對著麥克風喊:“女士們、先生們,你們知道嗎,日本人已經投降,你們要跳舞就到外面跳吧!”金山遠遠地看見個子不高的趙丹在人群中“象籃球一樣蹦跳”,兩人抱在一起,連跳舞帶轉圈,直到趙丹撞到一個玻璃櫃檯上受傷送院,這場狂歡才告結束。

  北京:街上一下子貼滿了標語

  劉治生(68歲,世居北京,現為北京鐵路分局退休職工。):

  抗戰勝利那年我8歲,我們家就住在西單鬧市區的衚同裏。8月15日那天早晨,還看到街頭有日本憲兵。到大約中午11點多鐘的時候,收音機裏傳出了日本投降的消息。當時就看到大人們奔相走告,衚同裏立刻熱鬧起來。下午再到街上時發現,日本憲兵全都不見了,街上貼滿了標語,人們個個興高采烈。當時北京的衚同裏住著不少日本人,往日裏看他們耀武揚威,這時候可全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1945年8月15日,上海各界人民慶祝抗戰勝利,潮水般通過南京路。

  上海:為在戰爭中死去的親人上香

  葉林根(上海寶山人,普通農民。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日軍登陸上海寶山,一場屠殺隨之而來。其母親、父親、哥哥、奶奶均在戰爭中死去。):

   勝利的消息,我是從在鎮上讀報的先生那裏聽來的。那天,和其他人歡天喜地不同,我獨自來到墳前,給父親、母親、哥哥、奶奶敬上一柱香,灑上一杯酒:“你們的仇報了!”説完,就嚎啕大哭起來。戰爭無妄,百姓何辜?八年抗戰,幾千萬百姓死去,沒有留下姓名。在每年勝利的那一天,我都要去墳頭上香,祈願人間不再有戰爭。

  白麗詩(英國人,72歲,現居上海。當年隨教書的父母來到上海。1943年4月,10歲的她與家人一起被日軍帶到龍華集中營,過了兩年多的集中營生活。):

  1945年8月的一天,一隊美國飛機呈V字型從集中營上飛過,在集中營裏的難友們看到了希望,“V代表勝利啊,勝利不遠了。”8月15日中午,瑞士方面接管了集中營。戰爭終於結束了。多麼值得慶祝!晚上7點,難友們作了露天感恩禮拜。我來到集中營門口,跨出去,又跨回來,再跨出去……我自由了!我可以自由進出這個大門了。

1945年8月15日,延安一片歡騰

  延安:載歌載舞 一片歡騰

  孫平(87歲,1936年3月參加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1938年到延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延安後,軍民一片歡騰。不論是老百姓還是機關幹部、學校學生都載歌載舞,慶祝勝利。人們欣喜若狂,熱淚盈眶。各機關、學校門前和窯洞前都生起了大火,殺豬宰羊。那些曾經因為抗日坐過牢的人尤其激動,有人不知從哪弄來了酒,不少人都醉了,那種興奮之情真是無以言表。

  東北:消息來得太突然,不敢相信

   莊鳳(86歲,17歲加入東北抗日聯軍,曾兩度獲得俄羅斯政府授予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勳章。1939年去蘇聯接受正規軍事訓練,成為中國第一代女跳傘員。):

  8月15日我們正在吃早飯,突然聽到廣播裏説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消息來得太意外,太突然了。大家激動得顧不上吃飯了,一陣歡呼,高興得含著眼淚互相擁抱。當時大多數人都沒想到日本會這麼快投降。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已經讓多數人感到突然了,認為解放全東北至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沒想到還不到一個星期,日本鬼子就投降了。

1945年8月15日,廣州人民舞獅歡慶抗戰勝利

   廣東:家家戶戶鞭炮齊鳴

  李長維(85歲,8年抗戰期間走遍大半個中國,遠征緬甸印度,後成為師部中校參謀主任。):

  1945年8月15日,我從緬甸戰區撤回廣東已經半年多了。這天,軍隊廣播站傳出消息: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家家戶戶放起“火炮”(即“鞭炮”),不知哪冒出那麼多紅旗。因為身在部隊,不能參加街上的遊行,但全體將士得到准許喝酒。一喝就是好幾天,食堂裏多了肉和魚。當時我已經升至師部中校參謀主任。60年過去了,至今我仍記得日本天皇投降詔書的大意,當年可以背誦全文。

武漢市民遊行慶祝抗戰勝利。   

  史料連結

  根據60年前的歷史檔案顯示,1945年8月15日早晨7時整(重慶時間),經中美英蘇四國政府磋商約定,從四國首都重慶、華盛頓、倫敦、莫斯科,通過無線電廣播用漢、英、俄語向戰場上的海陸空部隊、向世界各國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這就是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四國公告”。當日中午12點,無線電廣播中播出了日本天皇裕仁宣佈無條件投降的錄音。9月2日,日本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標誌著二戰的結束。《四國公告》具有最高的國際權威性,一經宣佈,戰火停熄,全世界一片激情歡躍,普天同慶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的偉大勝利。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