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廢除不平等條約
通過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取得了廢除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種種不平等條約的偉大歷史成就。 不平等條約是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各國套在中國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鎖,廢除不平等條約、爭取民族獨立解放一直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堅持不懈奮鬥的目標。中國進行偉大抗日戰爭的根本動力與目標,就是為了捍衛中國的領土、政治、經濟、軍事等國家主權而戰,隨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結成,中國作為盟國的重要成員,是東方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為此,與盟國關係發生歷史性的根本轉變,主權獨立、廢除陳舊過時的不平等條約因而順理成章地提上了議事日程,並且取得了成功。 通過與美英談判廢除不平等條約,帶動全部廢除不平等條約。美英政府出於中國在抗擊日本法西斯戰中的重要作用,從實際行動上表示盟國之間平等的關係,同時也是吸取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擴張給世界和平帶來的巨大災難的教訓,因此也贊同中國政府提出的廢除不平等條約,締結友好平等新約、締造新型國家關係的要求。從1941年開始,中國政府即與美英政府交涉締結平等新約,5月下旬,中美以換文形式達成協定,美方承諾通過談判“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質的權利”。10月下旬,中國政府接到美英兩國的新約草案後,即開始與兩國的談判。中美兩國的談判比較順利,12月18日,美國政府向中國提交照會,認為談判已經取得一致認識,建議與1943年元旦在華盛頓正式簽署條約和換文,中國立即表示贊同。由於英國仍然堅持保留部分殖民利益,堅決拒絕討論歸還香港和九龍租借地等問題,使談判出現曲折。中方一再交涉無果,為了維護盟國的團結,速定新約,在保留意見的基礎上作出讓步。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新約終於在分別在華盛頓和重慶簽字,5月20日,換文批准,條約正式生效。繼之,其他一些享有在華特權的國家,也相繼與中國簽訂了平等新約。 不平等條約的廢除是中國人民掙脫近代以來的屈辱歷史取得的初步勝利,對團結盟國之間的緊密合作、鼓舞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起到了積極作用,具有偉大歷史意義。中國在法理上取得了與美、英等國平等的地位。當然,形式上的平等不代表最後真正的平等,不平等條約的廢除只是中國追求正義的初步成就,真正的平等還要靠中國人民繼續奮鬥,只有將中國建設強盛了,真正的平等才能最終實現。
二、 發起、參加國際會議
在抗日戰爭時期,尤其是太平戰爭爆發後,中華民族以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以大國的身份參與國際事務,發起或參與了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為戰時和戰後國際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發表《聯合國家宣言》,推動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成立。太平洋戰爭剛剛爆發,中國政府即聲明中國將盡全力與美、英、蘇等國共同作戰,希望與美、英等國成立軍事同盟,共同對付軸心國,提出統一指揮盟國軍隊,不單獨對敵媾和的主張並對日、德、意宣戰。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蘇四國領銜的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宣言的發表,表明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後正式形成。同月,成立了包括中國、越南、緬甸、泰國在內的中國戰區,。 (二)四國宣言倡導建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的先聲。1943年10月,中、蘇、美、英四國簽署《普遍安全宣言》(即莫斯科宣言),決定根據一切和平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儘快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轉折時期參加開羅會議併發表盟國共同對日作戰目標的《開羅宣言》,是戰時中美英等盟國合作的高潮。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商討聯合對日作戰計劃和遠東戰後和平問題。當時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形勢出現轉折,為了加強盟國間軍事合作,並就戰後安排進行協商。會議主要討論了中國一貫主張的共同反攻緬甸問題、中國收復領土問題、戰後處置日本問題、亞洲各被壓迫民族問題。三國明確表示將與其他對日作戰之聯合國家一道堅決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會後,三國共同簽訂了《開羅宣言》,明確提出要要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開羅宣言》對是否屢行同盟國的義務、保證使用全部經濟、軍事資源進行戰鬥,盟友是否平等,是否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等盟國關係的試金石作出了最好的驗證,《開羅宣言》標誌了這種國際道義。 (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前進時共同勾畫戰後聯合國藍圖。1944年9月29日,中、美、英、蘇在美國華盛頓敦巴頓橡樹園召開國際和平機構會議。建議將準備建立的國際組織定名為聯合國,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此後,中國接受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的決定,由美、英、蘇、中四國共同發起在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 (五)大戰後期共同發起成立聯合國。1945年4月25日至6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聯合國家國際組織會議”(即聯合國制憲會議),中國是四大發起國之一。會議通過了《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正式宣告成立,中國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因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最早、犧牲最大、貢獻最多,獲得在聯合國憲章上首先簽字的殊榮。 (六)中國抗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勝利前夜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的波茨坦會議決定由中、美、英聯合發表《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為最後徹底擊敗日本敲響了最後的喪鐘。
三、 國家統一
近代以來,日本軍國主義瘋狂攫取中國領土,進而妄圖滅亡中國,成為中華民族最兇惡的敵人。通過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中國近百年來爭取民族獨立、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努力,得到世界的確認與肯定,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全部歸還中國。 日本侵略歷史了然在目,中國領土主權不容爭辯。日本侵略者自近代以來就以攫取中國領土為主要目標,近代以來日本發動的幾次大的對外戰爭無不是以攫取中國領土為目標的。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日本攫取了臺灣、澎湖列島,臺灣遭受了日本50年殘酷的殖民統治,日本還將與中國有友好歷史關係的朝鮮變成它的保護國進而吞併朝鮮;1904-1905年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日俄戰爭,使日本勢力深入中國東北南部,奠定了日本侵略東北的基礎;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借機搶奪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殖民權益,並進而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侵吞中國東北,進而一手製造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將東北從中國割裂出去;1933年日本佔領了華北、內蒙部分地區,或併入“滿洲國”領土,或扶植偽蒙傀儡政權;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到處扶植傀儡政權,侵佔中國大片地區並四處扶植傀儡政權…… 中國的領土主權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發展中形成的固有疆土,不容侵犯,在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肯定,莊嚴承諾恢復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會後,三國共同簽訂了《開羅宣言》,明確提出要要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波茨坦公告又重申了“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執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成為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回歸祖國的莊嚴國際條約的法律保證。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這些被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相繼回到祖國懷抱,中國固有領土基本得到恢復。其中,1945年10月25日,受降儀式在臺北公會堂舉行,遭受日本殖民統治達50年的臺灣及澎湖列島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日本侵略者絞盡腦汁、費盡心機,不斷發動侵華戰爭攫取中國領土,但最終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表明瞭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中國的神聖領土不容侵犯,中國不僅有決心,而且完全有能力捍衛自己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
四、共同發起創建聯合國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捩點,其最直接最重要的體現就是中國參與發起創建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先進、意義最為積極、影響最為深遠的國際組織:聯合國,並榮列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1943年10月,蘇、美、英、中四國共同簽署了《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首次倡議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以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1944年8月至9月,美英蘇中在華盛頓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建議將準備建立的國際組織定名為聯合國,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決定,由美英蘇中四國共同發起在舊金山召開制憲會議。4月25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在舊金山如期召開,有中共代表董必武參加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舊金山會議,並在憲章上首先簽字。6月26日,通過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正式宣告成立。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蘇、中、英、法。 中國參與發起創建聯合國並成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對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成就的最終肯定,也是對中國鴉片戰爭以來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強盛的百年鬥爭史的最後總結。中國以其燦爛悠久的文明、遼闊富饒的土地、勤勞善良的人民,早就博得了世界的讚慕。只是到了近代以後,由於各種原因,在西方近代文明迅速發達的時候,中國則一度停留在古文明的階段,才開始漸漸落後於西方。但是中國的有識之士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國家文明富強的強烈追求,為此不斷地與各種壓迫勢力進行激烈的鬥爭。但是,日本帝國主義始終嚴重威脅、阻撓中國的發展,不僅威脅了中國的獨立與發展,進而發動了旨在滅亡中國的侵華戰爭。為此,中國人民結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落後條件下,依靠中國人民堅定不移的意志、發揮中國人民數千年積澱起來的雄厚愛國主義精神資源、充分發揮中國地大物博的地理優勢和人口眾多的人力資源,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徹底粉碎了日本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使日本陷入中國全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無法自拔,使日本妄圖利用中國的豐富人力、物力資源進行稱霸世界的戰爭的企圖遭受沉重打擊。 日本雖然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但由於中國戰場的牽制和打擊使其本身就先天不足,甚至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目的反過來是為了包圍封鎖以擊敗中國,但中國人民頑強地頂住了日本的各種進攻,並且中國人民愈戰愈強,而日本的損失消耗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弱。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大陸戰場和盟軍海上戰場同時展開,前者對抗了日軍主要陸軍兵力,後者打擊日軍主要海軍兵力,陸海戰場進行著戰略大配合,而主要是中國大陸戰場使日本和德國兩線進攻最終會師稱霸世界的企圖不能實現。從而也從戰略上配合了歐洲戰場,使盟軍得以集中全力先擊敗德意。如果沒有中國戰場有力打擊並牽制了日軍的戰略企圖,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恐將改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 正因如此,雖然中國當時物質條件、武器裝備相對還很落後,但由於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不可戰勝的堅強意志和蘊藏的雄厚力量,以及為世界和平勇於犧牲的精神,中國人民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奠定了中國成為戰時盟國4強並共同發起創建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