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老臺胞親述: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撥雲見日後半生

  時間: 2009-01-15 15:55     來源: 台灣網     
 
 

  台灣網1月15日消息 臺盟中央政策研究會委員、老臺胞何標在台灣網發表題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撥雲見日後半生”的文章。

  文章摘錄如下: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和國傢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新起點。回首過去30年,不禁無限感慨:如果沒有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就不會撥雲見日,使我經歷那斑斕多采的後半生。

  離散了34年的親人重獲團聚

  1946年9月,我同先期回到家鄉臺灣的老祖母和父親,以及隨後將全家遷返臺灣的母親和三個弟弟黯然別離。從此就同他們海天遠隔,杳無音信。

  在失去親人34個春秋的日子裏,每當夜深人靜之時,親人們會在腦海中一一閃現,過去全家歡聚一堂的情景,也會從記憶深處走出來反覆回味。

  直到1984年,在紐約居住的母親應全國臺聯林麗韞會長邀請,在三弟光誠陪同下回國探親參觀。於是離散了34年的母子兄弟又在分別時的北京重新團聚。如果林彪、“四人幫”不倒臺,我和妻女可能會終老河南農村;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政策,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同全家親人也將海天永隔了。

  參加中共中央黨校第一個臺灣班

  黨中央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後,對臺工作出現階段性變化。1979年1月,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委員長進一步闡明瞭臺灣回歸祖國的方針政策。  

  1980年底,我55歲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喜訊突然降臨:中共中央組織部調我到中央黨校學習。自1961年從原南京軍事學院畢業後,我再沒有進院校學習過,沒想到年過半百卻有了這麼好的機遇。第6期高中級幹部輪訓班的臺灣班,是由中央主管對臺工作的鄧穎超同志倡議開辦,並親自關懷指導的。學員25人是中組部從全國15個省市指名調來的,平均年齡52歲,年齡最大的同志64歲。近3/4的學員建國前就參加革命,其中有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政協委員、中共12大代表等。中央黨校開辦臺灣班這件事,迅速傳到海外和島內,一些傳媒反映:想不到大陸臺胞也要“出頭天”了。

  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對臺灣實行“和平統一”和“兩個寄希望”政策,是改革開放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成統一大業,是我們這一代人光榮偉大的歷史使命。

  當時中央政府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明確和落實了對大陸臺胞“一視同仁,並在各方面優先照顧”的基本政策。其次,是開辦中央黨校臺灣班,提高、考核、選拔臺胞骨幹。同時,準備組建大陸臺胞的民眾團體,作為開展島內及海外臺胞工作的媒介和橋梁,於是在1981年12月26日召開全國臺胞代表大會,成立了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

  臺灣班結業後,大部分學員回到各省市原單位,陸續被安排在全國和有關省市臺聯會和臺盟,擔任領導工作。大家都謹記鄧穎超同志在1982年1月11日寫給全班學員的復信,信上寫道:“殷切地希望你們把所學的東西用之於實踐,在各自的崗位做出新的成績”。鄧大姐己于16年前駕鶴西去,她的諄諄教誨使我終生難忘。現在,臺灣班的同學董克、甘瑩、朱天順、曾人宗、吳願金等也先後告別人世,這些同窗鄉親與我都有深厚情誼,不免時常思念,深為緬懷。

  為臺海兩岸文化交流出點力

  1985年從原工作崗位離休後,我開始全身心地投入臺聯和臺盟各項工作。由於從小受家庭環境熏陶和青年時代同學影響,對文學情有獨鍾,在對臺工作中也深信:“中華五千年文化是維繫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是實現和平統一的重要基礎”。所以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兩岸文學交流活動,與島內很多新老作家和學者結下了深厚友誼。

  近年來,我在《炎黃春秋》《兩岸關係》《臺聲》《人民日報》(海外版)及臺灣《文訊》報刊撰寫、發表作品稿件,表敘親情鄉情,關注臺胞民情,批判“臺獨”分裂主義言行。迄今為止,己編輯出版了《張我軍全集》等書4冊,個人文集2本。其中己有4冊書集由臺灣的出版社在臺出版發行。我雖然有著“作家協會會員”的虛名,但自知從事文學寫作是“半路出家”,是“墻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缺乏深厚功力。所以敢於不揣淺陋地舞文弄墨,主要是在改革開放政策激勵下,解放思想,投身實踐,試圖發揮自身某些優勢,以對臺海兩岸文化交流交往竭盡所能而已。

  衷心感激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給予我新的生命和活力,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新時期,我要在自己的余生中,繼續保持著生命的斑斕多采。(作者 何標)

   注:何標,臺灣臺北縣人,現為臺盟中央政策研究會委員。 

 
編輯: 賀晨曦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