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七問“七七事變”

  時間:2007-08-09 16:10    來源:     
 
 

 

  本報專訪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教授張憲文,全面解析盧溝橋事變前後中日戰局(2005年07月)

  前言

  一寸河山一寸血。

  在又一個7月7日到來的時候,今天,我們自殘般地祭出那一段慘烈的歷史。
 
  六十八週年前的那個夜裏,日軍炮轟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面侵華戰爭。7月7日的槍聲宣告了全民族抗戰的開始。這一天投下長達八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萬同胞的屍首;這一天刻印著一個民族心靈上難以癒合的傷痛;這一天記錄著中國人的難以忘卻的仇恨和恥辱。

  我們廣泛地採訪了歷史的參與者——抗戰老兵,我們史海鉤沉試圖復活那一段苦難的圖像,向歷史的深處發問,探求事件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積弱百年而絕處逢生,回溯這早已逝去的一頁,目的並不止于舔舐傷口與慶倖勝利。

  銘記國恥是為了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尋求長久的和平,盡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

圖:盧溝橋事變前華北形勢圖

  一陣大雨,帶走了南京城內的酷熱,空氣中吹來絲絲清涼。


  68年前,盧溝橋事變爆發,這是中華兒女全面投入抗日戰爭的標誌。這一事變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為什麼會成為全面抗戰的標誌?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來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採訪了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張憲文教授。 
 
  離張教授辦公室不遠,當年的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的公館正靜靜地聽著稀稀落落的雨聲,如今這裡被稱為鬥雞閘。68年前,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還在四川進行整軍工作的何應欽被蔣介石急電召回,正是在這一座小樓裏主持戰事。

  1 為何事變發生在中國腹地盧溝橋?

  答:七七事變前,日軍在中國的勢力已經擴張到了平津一線。這時駐守平津的中國軍隊是29軍。1935年日本成功地通過一系列策動把國民黨中央軍逼出華北,簽訂了《何梅協定》等。中央軍撤出後的權力真空被宋哲元的29軍填補,29軍是西北軍系列,當時有37、38、132、143四個步兵師,第9騎兵師和一個特務旅,加上保安部隊總兵力約10萬人,成為華北能與日本抗衡的主要力量,曾和日軍在1933年長城抗戰中有過交鋒。

  日本策動宋哲元成立“自治政府”,被宋拒絕。

  1937年前,日軍已經從北、東北、西北三個方向對平津形成合圍之勢。

  日軍在華北的駐紮可以追溯到1901年的《辛醜條約》,當時日本派了2600多名駐屯軍,命名為清國駐屯軍,司令部在天津,兵營在天津海關寺和北京東交民巷兩處。1912年更名為“中國駐屯軍”。 

  1937年,“中國駐屯軍”司令部轄河邊正三為旅團長的第四旅團,約6000人,分駐北平、天津、通縣、山海關等地。日軍策動華北五省自治失敗後,在通縣扶持殷汝耕成立一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基本上把冀東22縣劃入勢力範圍。

  而這時候的日本軍隊要再進一步發展擴大侵略的話,也必須要佔領平津。這是華北最重要的兩個都市,南下有幾條鐵路,從北平到綏遠,津浦鐵路、平漢鐵路,不佔領怎麼辦呢?

  進一步的戰爭要有一個藉口,要挑起事端,導火線,於是有了盧溝橋事變。他也可以不選擇盧溝橋,而選擇別的地方,比如豐臺,他總要選擇一個地方,挑起戰鬥,然後擴大。

  事實上,日軍這一系列的侵略行徑幾乎都是一個模式:先到中國軍隊控制範圍的深處取得一個“點”的駐兵權,這個“點”一般都在鐵路線上,然後自己製造事端反誣中國軍隊,再通過政治和軍事訛詐,獲得對大面積領土的侵佔。

  2 你為何認為是“十四年抗戰”?

  答:七七事變,是日本軍隊大規模進攻中國內地的開始,也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的標誌。這之前國共兩黨還在對抗,地方軍閥還在爭地盤。七七事變以後,大家覺醒了,有了一個全民族的抗爭,行事更堅決了。

 

  圖:在與日軍的對峙中,一名第29軍戰士在陣前擺出蔑視敵人的姿勢。三分鐘後他不幸被日軍擊中。

  可是我個人認為抗日戰爭從九一八開始算才是完整的。九一八到盧溝橋事變,從日本方面來講,之前是局部侵略,之後是全面侵略。但是日本並沒有撤離中國,而是一步步向華北地區擴張。

  而從中國方面來看,政府總的還是希望妥協,不希望戰爭擴大。這又涉及戰略策略問題,我們是不是一開始就應該跟敵人拼?有沒有一個我們力量發展的過程?妥協有兩種,如果原則都沒有了,那就是投降,而另外一種妥協是本國利益的需要。

  而且,七七以前,還是有不少抵抗戰爭的。比如長城抗戰,東北義勇軍,東北抗聯,這麼多的英烈對日軍進行抵抗,儘管總體看來是失敗的,但是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所以我認為抗日戰爭應該從1931年開始。我寫抗戰史的時候,特別註明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史(1931-1945)。

  3 日本“暴富”後是如何對華擴張的?

  答:日本明治維新後很快開始對外擴張,1874年明治政府派兵入侵臺灣,隨後在英國公使的斡旋下簽訂《中日北京專約》,中國賠償50萬兩白銀。 
  
  1890年,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在寫給明治天皇的奏折中確立了軍國主義的大陸政策的雛形,把中國和朝鮮劃入日本的利益圈。

  1894年-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日本侵佔了臺灣、遼東半島,中國向日本賠償2億兩白銀。後來,在俄、法、德三國的干涉下,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但是拿走了3000萬兩白銀的賠償。

  1904年-1905年,日本通過日俄戰爭取得遼東半島和對東北的控制權,自此,日本把這個地區稱為“滿蒙”。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日本田中內閣召集“東方會議”,確立了對外特別是對中國侵略的“大陸政策”,隨後的田中奏折中説,“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當然日本有些人否認田中奏折的存在,但至少有一個東方會議,就是侵略中國東北,佔領中國,佔領亞洲。從後來的發展看,日本都是按東方會議的這樣一個精神走下去的。

  九一八後,整個東北淪陷,日軍侵略到熱河。1935年,日軍到了平津以北,那時候他就想著使華北地區特殊化,實現自治,就是使用軟的方法把你整個華北拿過來。日本手段上也不見得都是通過軍事,也想著用一種非戰爭手段來把中國併吞掉。

  這樣,七七事變前,日本事實上已經侵佔了臺灣、東北、內蒙東部以及華北的一部分。

  4 事變前中國是否處處對日妥協?

  答:中國共産黨提出比較明確的抗戰路線是1935年12月的瓦窯堡會議,之前在進行長征,實際上那是在尋找一個新的革命基地。

  國民黨走向比較積極的抗戰也有一個過程,一開始是希望作為地方事件處理,一直是這一個態度,不希望擴大,希望就地解決。包括一面抵抗,一面談判,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通過一些協定作出讓步,希望通過妥協讓步得到一個解決。隨著日本步步向華北進逼,蔣介石準備抗戰部署的決心越來越大。基本上到了1935年華北事件以後,蔣介石開始積極做了準備。修了很多公路,達到10萬公里,接通了很多鐵路。在北方接通了從大同到風陵渡(山西的最南端)、隴海鐵路(接到寶雞天水)等,這些都是有軍事意義的戰略鐵路。另外,在後方建立兵工廠、一些重工業工廠。

  我看過很多檔案,在戰爭防禦階段,就是武漢會戰之前,國民黨部隊寫的戰役總結中,很少因為後方糧草供應不上而導致戰爭失敗的。不是物資缺乏,而是一部分將領貪生怕死,所以蔣介石也斃了好幾個人。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蔣介石一方面指示宋哲元和日本人進行談判,力求作為一個地方事件解決,一方面加緊軍事部署,密令孫連仲、龐炳勳、高桂滋率部向石家莊、保定集中,還計劃組織保定會戰,準備設立石家莊行營,徐永昌任主任,就近指揮。同時電令何應欽馬上從四川返回南京,主持戰事。直到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講話中表述了強硬的態度,“只有犧牲到底,抵抗到底”。

  5 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是怎樣一種局面?

  答:國民政府建立以後,中國的現代經濟是有較大發展的。這個發展到1931年有所下降,這一年碰到世界經濟危機,這個因素加上國內內戰(包括國共、國民黨派系之間)、日本侵華,使經濟發展受到破壞。

  之後,蔣介石採取政策,特別是幣制改革和國民經濟建設,經濟又上升。1936年是中國民國時期經濟最好的一年。但是和日本比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日本雖然資源不豐富,但是它比較強大,工業比中國發達。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岳思平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當時日本的主要工業品産量均已接近英、美、法等世界強國水準。1936年,鋼産量531萬噸,居世界第六,造船總噸位18萬噸,居世界第三。而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很多工業領域甚至還是空白。製造彈藥的硫酸、硝酸、酒精等化工原料生産嚴重不足,製造火炮的特種鋼、製造彈殼的銅材、光學儀器、通訊設備的生産近乎為零。

  政治上,中國則由北洋軍閥分裂割據逐步走向統一,這個統一是由局部到全面的過程,但基本上是名義上的。真正的統一應該説是到了1935年,通過追剿紅軍,把勢力擴展到貴州、四川。雲南在抗戰的時候也被蔣控制了,他把龍雲調出了雲南。

  對西北則因為鞭長莫及控制比較緩慢,那時候汽車從寶雞開到烏魯木齊(當時叫迪化)要20天,蔣介石也沒辦法。於是他對馬家軍、盛世才等採取懷柔政策。有的被封為省主席,又給他們錢,換來的是他們發表通電服從中央。

  而西安事變後,國共兩黨也在抗日旗幟下逐步實現聯合,結束了內戰。共産黨由抗日反蔣,到逼蔣抗日,再到聯蔣抗日,蔣介石由要剿滅共産黨,到容許共産黨,但是沒有放棄反共。

  6 當時中國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弱?

  答:對中日戰爭,國共兩黨基本上認識一致,是持久戰。

  1937年8月國防會議上,國民政府確定了持久消耗戰的方針,用比較長的時間消耗敵人,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整體戰局上是持久的防禦戰,具體的戰役上又要實行速決戰。有點類似于共産黨的“經過若干個戰鬥,把敵人消耗掉”。1938年5月,毛澤東總結10個月來的戰鬥,寫了《論持久戰》。

  根據何應欽的數據,抗戰初期日本現役兵力38萬人,海軍190萬人,飛機2700架。而中國現役兵力170萬,海軍6萬人,飛機314架。八路軍還有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

  數量上中國軍隊比日軍多,但是數量多不見得就是強。中國軍隊派別林立,矛盾重重。這還在其次。尤為重要的是士兵素質普遍較低,缺乏有效訓練,戰鬥力不強。可以説,日軍的裝備遠遠超過中國軍隊。

  可是隨著戰爭的發展,日本的缺點暴露出來,就是戰線拉長了,兵力不足,就分散了,日軍無法處處把守了。所以只能依靠偽軍,很多地方是象徵性的。日本自己也知道,他的力量無法對中國進行持久作戰。所以想“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但這個想法失敗了。

  7 當時國際社會支援中國嗎?

  答:七七事變時,中國在國際上沒地位,沒什麼人關注中國戰場,到了抗戰後期,中國才進入四強,這個四強也不完全反映了中國的實力。而是説從政治上你是戰勝國這個行列,所以稱為四強之一。

  這個時候,同盟國和軸心國兩大陣營都還沒有形成,中國的抗戰可以説是獨立的,世界形勢沒有太大的影響,一直到了太平洋戰爭情況才改變了。

  1931年至1941年,英美都採取騎墻政策,不支援、對中日戰爭基本上不干涉,不願得罪日本,還和日本保持貿易,賣很多廢鋼鐵給日本。太平洋戰爭後,美國才代替蘇聯成為中國的盟國。

  而蘇德戰爭爆發以前,蘇聯從道義上,物質上都支援中國。蘇聯給中國鉅額的貸款,提供軍事裝備,還派遣軍事幹部和志願航空隊到中國。抗戰時有兩條對外交通線,一條是西南滇緬公路,另一條就是西北,從蘇聯走新疆,通過甘肅到蘭州、西安。蘇聯希望中國拖住日本,保持他東部的安全。直到蘇德戰爭爆發,他自顧不暇,後來又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而德國,1933年希特勒上臺以後,和中國有一段蜜月時期,德國需要中國的戰略物資,鎢鐵錳,要造槍炮就需要這些物資,比如鎢,我在檔案館裏看到希特勒給蔣介石的電報,“趕快給我,先給100公斤”。而中國需要德國的槍炮,軍事裝備。那時兩國關係比較友好,還有顧問團在中國幫助作戰。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在中日之間採取一種兩面不得罪政策,1937年冬,德國大使陶德曼甚至還在調停中日爭端。後來在日本的逼迫下,1938年6月倒向日本一邊,中德關係發生逆轉。1941年,德國承認汪精衛政權,中國宣佈和德國斷交。

(來源:南方都市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