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左權

  時間:2007-08-10 14:45    來源:     
 
 

             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朱德
        左權,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著名軍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縣人。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1期學習。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1930年回國後到中央蘇區工作,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1分校教育長、新12軍軍長、第5軍團第15軍軍長兼政治委員、中革軍委第一局局長和紅1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1936年5月,任紅1軍團代理軍團長。

     全國抗戰爆發後,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後兼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1940年秋,協助彭德懷指揮著名的百團大戰。從1939年至1941年,他撰寫了《論堅持華北抗戰》《埋伏戰術》《襲擊戰術》《戰術問題》《論軍事思想的原理》等文章40余篇。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遼縣麻田十字嶺中彈犧牲,年僅37歲。  

         彭左搭檔“導演”百團大戰

  “跟隨左權將軍的老紅軍?我們縣只有一位在世,80多歲也説不上話了!”山西左權縣光榮院郝院長翻出了那本發黃的紅軍檔案冊,裏面記錄著16位老紅軍的歷史。沿著這16位老紅軍的記憶片斷,60多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抗戰往事,竟顯得如此清晰。而在這些抗戰往事中,又大部分都和一位將軍的名字聯繫在了一起,他,就是左權。

  郝天恩,2002年在光榮院病逝,百團大戰時他是左權將軍麾下的一名士兵,戰鬥中負傷後留在地方。把時間倒回到1940年8月20日,彭德懷和左權搭檔在左權縣一個山村裏謀劃百團大戰,當時彭德懷任八路軍副總司令,左權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兩人因配合默契有了“彭左搭檔”的稱號。

  “左將軍經常舉著蠟燭,站在地圖前想作戰計劃,一想就是一個通宵。他還有個習慣:喜歡抽煙,在佈置百團大戰的策略時,他可以不熄火地打‘連發’。”一名曾接近左權將軍的老紅軍,曾經不止一次向光榮院工作人員回憶起那段往事。而左權當年的警衛郭樹保也回憶稱,當時左權研究戰局時經常整天都不記得吃飯,後來他只好將饅頭烤幹了放到左權口袋裏,才有了左權一邊看地圖一邊啃饅頭的史事記載。

  據史料記載,在彭左搭檔的直接“導演”下,1940年的百團大戰取得了重大成功,殲滅日軍兩萬餘人,繳獲大量武器。而更為重要的是,此次戰役炸癱了日軍生命線——正太鐵路。有意思的是,直到戰鬥結束,一名參謀稱有超過100個團參加戰鬥時,左權脫口而出“好!這是百團大戰”!這個響亮的名詞立刻獲得了彭德懷的贊同,並上報中央軍委。此後,百團大戰的捷報立刻傳遍全國。
  
   日軍重兵圍攻八路軍總部

  “黎明前的黑暗!”這是左權對1942年華北敵後軍民所處的最艱苦、最困難階段的比喻。

  這的確是一個無比艱苦的年份。1942年,侵華日軍為建成大東亞兵站基地,決意實施C號作戰計劃(晉冀豫邊區肅正作戰計劃),把摧毀華北抗戰指揮中樞的八路軍總部和129師作為攻擊重點,要“深入敵後抓捕敵首腦”,將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首長皆列入“捕捉”名單內。為此,敵精銳的板垣軍團的兩個步兵聯隊,分別選拔100名士兵組成兩個“深入殺入組”,身穿八路軍軍服,先期進入根據地,在我方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深入太行腹地與我軍接近。而在這支部隊後面,還有3萬餘兵力,從四面合圍八路軍總部駐地——山西省遼縣(現左權縣)麻田一帶地區。設在太原的日空軍基地,也調派多架轟炸機參與圍攻八路軍總部。

  5月22日,彭德懷、左權發覺險情後,當即命令主力部隊快速跳出敵人的重兵包圍圈到外線作戰。然而,就在八路軍總部使用無線電指揮主力部隊轉移作戰時,日軍先進的電訊情報技術發現了這個密集向外發送電話電報訊號的中心,即刻以數十倍的重兵向麻田撲來,而此時八路軍總部已經空虛,大多為非武裝的機關幹部。

  5月25日淩晨,最危急的局面終於來到,從太原飛來的日軍偵察機發現八路軍總部撤退的線路,大批日軍隨即尾隨而來。日軍距離彭德懷、左權所在的八路軍總部只有一個山頭遠,負責斷後的我軍開始與日軍接火。當日下午開始,八路軍總部開始從麻田向南轉移。

  保護八路軍領導轉移的重任全部壓到了八路軍總部直屬警衛隊上,左權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

  “不要爭了,你們先衝過去,我負責斷後。”當天中午,一架日軍偵察機出現在頭頂,部隊的撤離路線已經暴露,彭德懷、羅瑞卿、左權等領導在一塊洼地召開緊急會議,因統一行動目標過大,指揮部決定分路突圍。撤退時,總部警衛連要護送左權先走,被他一口拒絕了。他説:“北方局機關和黨校那麼多同志需要我,我留在後面指揮,和大家一起突圍。”
  
  掩護撤退將軍戰死太行山

  麻田當地流傳著這樣的説法:當年突圍過程中,左權完全有機會擺脫日軍圍困。護衛彭總突圍的總部直屬部隊連長唐萬成曾率部返回十字嶺接應左權,唐説彭總已經成功突圍,北方局及黨校的領導骨幹也已脫離包圍圈,左權斷後掩護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但是左權拒絕了部下的勸説,並喝令唐立刻回頭繼續保護其他總部領導,左權認為此時離開是失職。

  左權將軍把最後一批散亂的同志集合到一起,並向十字嶺方向撤退。他手拿心愛的左輪手槍,一下衝到山尖尖上大聲喊道:“不要害怕,快衝啊,翻過山梁就安全啦!”日軍轟炸機再次猛烈轟炸山頭,一顆炮彈在左權身邊爆炸了,飛濺的泥土劈頭蓋臉揚了他一身。但他沒有躲避,甚至連腰都沒有彎一下。他站在高地上一直大聲喊著指揮突圍,完全將生死置之度外了。短短幾秒鐘時間,第二顆炮彈又向他射來,他的喊聲戛然而止,硝煙過後,他的身影也從山尖處消失了。

  發現和處理左權遺體的是3名北方局黨校的青年學生,彈片擊中了左權的頭部,將軍的右手撫在腰間他最喜愛的左輪手槍上。學生們把左權的手槍取下,將遺體抬到了荊棘處,拿一床軍被蓋好,又在上面遮蓋了一些樹枝。

  1942年,應遼縣人民的強烈要求,遼縣改名為左權縣。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曾提出不許以領導人姓名作為縣市地名,按此規定,左權縣也需要改名。在獲悉這一情況後,當地群眾曾集體赴北京面見彭德懷,最後左權縣縣名作為特例,被保留了下來。

  (來源:南方報業網)

                                                                                                                 編輯:穎芳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