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張治中

時間:2007-08-10 14:37   來源:人民網

         張治中(1890~1969),原名本堯,字文白,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愛國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領導人之一。

        青年時代,他受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影響,參了軍,他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並且擔任過許多重要軍職,是一位有政治遠見和正義感的愛國將領。

  張治中有著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對國家民族的強烈的責任感。同許多愛國志士一樣,他早年也是抱著救國救民的宗旨投筆從戎的。他一向認為,守土為國是軍人的天職。每當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他總是挺身而出,擔負起自己的責任。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他當時任第五軍軍長,不顧國民黨統治集團的阻撓,毅然開赴前線,同十九路軍並肩作戰,並留下遺書,決心以身許國。8年抗戰期間 ,他始終堅持抗戰到底,直到最後勝利。尤其可貴的是,張治中從未參加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的歷次反共內戰,是一位從來沒有同共産黨打過仗的國民黨高級將領。

  張治中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他能順應歷史潮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抗戰時期,在重慶,他同周恩來等時相處過,對共産黨的了解也進一步加深。抗戰勝利後,他力主和平建國,並積極促成國共兩黨的重慶談判。1945年,張治中受周恩來委託,到新疆成功的解救了被盛世才監禁多年的100多名共産黨幹部,使他們安全地回到延安,為共産黨保存了一批重要的骨幹力量。

        1949年,張治中作為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團長,到北平同共産黨代表進行和平談判,當雙方達成的協定被國民黨當局拒絕以後,他對國民黨完全失望了,接受了周恩來的懇勸留在北平,聲明同國民黨頑固派劃清界限,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張治中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親眼見到了他所嚮往已久的新中國的誕生。建國以後,他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1969年4月6日,張治中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的人生歷程。

       

                                                                                                                          編輯:穎芳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